先大家看个笑话。
A:你刷朋友圈吗?
B:刷。
A:每天刷几次?
B:大概二三十次吧。
A:每次看多久?
B:十多分钟吧。
A:你用微信多久了?
B:5年。
A:那么这些年来,你每年花在刷朋友圈的时间是124200分钟。
B:差不多吧。
A:1年124200分钟,那过去的5年里你花在刷朋友圈时间总共是621000分钟对吗?
B:对。
A:你知道吗?如果你不刷朋友圈,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学习,提升自我,根据万小时定律,你现在应该是你所在的领域里顶级高手了。
B:。。。。。。。。。
普及下什么是万小时定律:就是什么领域、任何工作,你只要1万小时的锤炼,就可以把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代表是伟大画家达·芬奇先生,这个奇人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练习一万个小时,然后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你是不是看到这个定律和画家达·芬奇的故事高兴的要死啊!想想一万个小时,也就是5年的时间里,每天工作八个小时而已,谁没有那么几个5年。
但我告诉你,一般人是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个经典故事。
话说,古希腊伟大的全才式人物苏格拉底在一次开学时,对那些升入他这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 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博士们完全蒙了,伟大导师竟然上课开玩笑,让他们这些天才式人物做那6,7岁小孩子都能做的事情,觉得这个导师完全是徒有虚名,纷纷要求退学费,准备转学到我们清华北大来读。
但老苏没有搭理他们,说只要做一个月就可以啦,如果能做到再说?博士们没有办法,只好不同意。过了一个月,老苏问博士们:“每天甩手 300下,哪些同学坚持每天都做了?”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但这次他们没有要求退学费转学,因为苏老头上课真有两把刷子。
又过了一个月,老苏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了。
一年过后,老苏再一次问大家:“博士们,那个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人物柏拉图,如果你不知道他,那应该知道柏拉图式爱情吧。
这个故事故事你,一万小时定律关键是在于坚持,难道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吗?那不一定!如果都那么容易成功,那么大家从小学到高中,可是12年,高中三年你可能每天学习16个小时哦,为什么你没有成为考试高手而升入清华北大呢?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一万小时定律还有一点就是一万小时不是单纯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刻意有目标的练习。首富王健林不是说过嘛:“年轻人,要有自己的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话虽糙,但理还真实那么个理,“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所以我们要先有小目标——比如今天读它10页书怎么样?或者一天写篇500字的文章?或者每天做做一年级数学题目,这些可以轻松做到吧?
如果那天你都能轻松做到了,就要给自己加加码了,比如开始做二年级数学题目,看20也书,一小时写篇500字文章,要知道过于安逸舒适的练习是不会进步的,如果你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先就这样练着,每天一个坚持,每月一个进步,你定的目标就会慢慢靠近,马云不是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补充先前那个笑话。
A:你刷朋友圈吗?
B:刷。
A:每天刷几次?
B:大概二三十次吧。
A:每次看多久?
B:十多分钟吧。
A:你用微信多久了?
B:5年。
A:所以这些年来,每年你花在刷朋友圈的时间是124200分钟。
B:差不多吧。
A:1年124200分钟,那过去的5年里你花在刷朋友圈时间总共是621000分钟对吗?
B:对。
A:你知道吗?如果你不刷朋友圈,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学习,提升自我,根据万小时定律,你现在应该是你所在的领域里顶级高手了。
B:你不刷朋友圈吗?
A:不。
B:那麻痹你是什么领域里顶级高手呀!
更多精彩请大家添加我微信公众号"西风快马"或微信13789265580期待你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