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读书会有感4

魔鬼历练

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活动,没有人要求写综述,不知道出于什么初心,我写了。发到群里,不知道有没有老师看,大概是有的吧。这么多精致睿言,不看可惜了。如果结合共读书对应章节一起看,收获会更进一寸,欢喜也会多一分。

第一次整理活动综述,当天晚上近十点钟开始,近十二点结束,发出后犹如石头落地,快哉!

第二次之后,内容比第一次多,加上精神困顿,推迟了整理的时间。偶尔推到星期五,多数推到星期六。不管哪一天完稿,都视如珍宝降落凡间,反复检读后转成PDF版再发到读书会群里。

每一篇综述都汇聚书友们缜密的思考,严谨的逻辑,精彩的发言,于我可谓“真枪实弹”的磨练。大家的发言多而密,现场打字远远跟不上书友们的速度,只能用录音软件录下来,后续整理而成。常常要将一万五左右的录音文字整理成三到五千字的文稿,除了删掉频繁出现的“啊呀哇哒”语气词,还要删掉重复的文字,最费时的要数同音异形字了。有时候录音转的文字并不正确,前言不搭后语,就得回想当时书友的发言,或播放语音重听其正确言辞,再来梳理文字,构建逻辑,提炼精髓。没有四五个小时的静坐,三四千字出不来。

我也曾问自己值得吗?其实这个问题目前仍给不了答案。如果光几个人读书交流,过了一天被书本点醒的感觉犹在,但书友们的智言恐怕只留下百分之三五十,过了两天,恐怕只剩百分之十了,到下一周再聚,所剩无几。

我想,记录不是因为怕忘记,而是有些美好不应该流逝,不应该被遗忘;记录不应该带功利色彩,单纯的整理更能深切体验心流之美;最重要的是,记录时的反思、深思让人得以升华。

恰如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要让那些读过的书化作身体的一部分,成为思想的营养,成为血液的永动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问题抛出后没人回答,学生陷入思考中的沉默。过了一会儿,梓轩说他读懂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又过了一会儿,朗言慢慢地说,...
    248广州刘在丽阅读 937评论 0 1
  • 上周末,我在咖啡厅坐了一上午。窗外的雨滴像眼前密密麻麻的文字从无序到整齐落地。《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的第八次共读综...
    248广州刘在丽阅读 803评论 0 0
  • 若纠结一件事儿,则会不知所措。第二次读书会开始前两天,我犹豫着提炼什么问题开展第二次共读探讨?既要衔接第一次,又要...
    248广州刘在丽阅读 760评论 0 2
  • 今天是举国共襄盛举的荣光时刻,我们也迎来了本月的第三次读书会。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的是《世界是调心的道具》这本书,也...
    思辰1218阅读 1,729评论 4 4
  • 八月书香,恒丰阅读季,是公司今年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上,专业讲师分享了稻盛和夫《干法》一书, 并与参与活动的...
    小小女不才阅读 1,2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