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案例,说一位HR在面试应聘者时,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每天下班后的3小时,都拿来做什么?
我想起自己毕业时,应聘某个心仪单位,面试官也问过我:可不可以单拿出来你在大学的某个普通的一天,跟我们聊聊你是怎么过的?最好挑有代表性的一天。
可能有人觉得:挑好的说呗,一通胡编就蒙过去了。没错,如果人家只问这一个问题,胡编是上策,但这只是个开场,接下来,是要和你就着你所提供的答案,具体聊一聊的。
你应该能想象到,随手拿出一则新闻案例,一个每天打游戏和一个每天读一则时评文章的人,所做出的分析,会差十万八千里。
而这十万八千里的结果,不来自于天赋,甚至不来自于专业,它恰恰来自于,都不用多,十分二十分钟,一篇文章的功夫,最重要的是,乘以每一天。
时间的累积效应就是如此的公平且强大,这让我想起大学期间一位老师对我说过的话:想看清一个人的斤两,了解一下他日常是怎么过的就行了。
常会听到一些人面对结果的时候抱怨连连:凭什么人家就如何如何,我这么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歇会儿吧,平静且老实地反省一下: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你是怎么过的?
一想起我每天都懒得拿出10分钟正经洗把脸,再听到别人说我皮肤糙,瞬间就心平气和了。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最要命的差距,都是在最平淡的日常里拉开的。
几天前,一个做文案的朋友跟我说:参加工作时间越久,越后悔大学的时候没好好读书。
她说,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能力很强,其实也没什么,说白了无非是阅读量大一些,肚子里墨水多一点儿,但就这一条,足以构成一种碾压级别的优势。人家说出的话、写出的东西,跟你一样,都是汉语,但就是比你有水平。你想缩小差距吧,还心知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有一种被欺负的感觉,却也心服口服,只能受着。
我对她说,在你所处的大行业里,挑一些最好的实战案例和一些最经典的好书好内容,每天下班安静专注地研究半个小时,有个两三年,就轮到你“欺负”别人了。
朋友惊讶:有这么容易吗?感觉很大的工程,怎么被你一说,这么简单了?
我说,是啊,你那个同事就是这么“欺负”你的。
为什么说世间的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呢?
任何不起眼的投入,乘以时间,都会变成只可感叹而不可亵玩焉的鸿沟;任何比天大的差距,除以时间,都会沦为一滴一滴足以把青蛙煮烂的温水。
多年来我发现:越是做一些短期内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见影的时候影子最大;越是沉得住气、坐得住板凳,把突击战转为持久战的人,收获最多。
大伙儿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能每天都做到的人却很少很少。
为什么,因为效果来得太慢了。人家发一天传单,立马可以在晚上9点前发出一条“今日有收获”的朋友圈,哪怕打一天游戏,咔嚓截个屏,晚上都有晒的。而你花了一整天,只弄清楚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不是同一个人,这可不方便拿出去说。
然而,一年、两年、五年后,最终需要揭老底、晒大单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有生活,有的人只是活着。
我家来自农村,从小到大看见过无数次盖砖房的过程。你见过一座新屋,被一点一点一点再一点盖起来的过程吗?别好奇,真心挺无聊的。打个地基都需要个把月,你出去逛个街,工匠们在和泥;你出去喝个酒,工匠们在和泥;你游山玩水十日行,回来一看,还在和泥。
日复一日,等新房基本建成,你再走进去,摸摸那一块块砖头,看看那光滑的水泥地面,就知道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是什么。
好看的短期效果千篇一律;肯放长线钓大鱼的人,万里挑一。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多无非俩词:优势壁垒和劣势壁垒。
壁垒啊,想想都知道,又大又坚固的东西,一旦形成,很难破局。而在壁垒形成之前,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漫长日子,那些分摊到每天多做10分钟、微不足道的付出与努力,都在展示着一种冷酷,和一种公平。
你看到了别人拥有成千上万种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却看不到这背后统一的本质:可遇的方向,与同样可求的习惯加积累。
记得小时候考试,我几乎每次都拿第二名,蝉联榜首的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不比任何人聪明,甚至,看不出她比谁勤奋。但每次成绩一下来,她总能不多不少,就是比我高个五分八分。有时候,差距就在那么一两道题,最可恨的是,还是老师讲过的题。
有次课间,实在憋闷的我找到老师,开口就问:您说吧,我想超过她的话,需要学到几点?让我拿次第一就行。
老师笑了:不需要学到几点呀。
我追问:那我跟她差什么啊,我愣是比不过她?
这时候正赶上那同学抱着作业走过来,跟老师说她在课上有个问题没听懂。老师扭头向我道:就差这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