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站不到别人的位置,就看不到他的风景,这是无法靠描述、同理心解决的。
因为天天看猪跑的人,如果不吃猪肉的话,也绝不会想象到猪肉的味道。
所以别总想着让别人理解你,你也不用总幻想别人的世界,任何人的经验都只能做参考。
2.
契机,就是很合适的时机,是一个很好的词,比拖延症好听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几年我深有体会!
比如我13年就知道做八段锦好,然而我并没有学,等到18年身边又有人提起的时候,我就学习了一下,并没有坚持做,再到了20年疫情爆发,不敢出门运动了,就在家做八段锦了。
再比如曾经有一本书,我看了三四次都只看了十来页就看不下去了,索性我就放在一旁,直到过了四五年,顺手从书架上把那本书抽出来,一眼看进去拔不出来,一气呵成淋漓畅快。
所以说,很多事着急忙慌地做,被人催着赶着做,都不是该做的时候,索性就等吧,等那个契机!
3.
我个人的一个长期经验是:
不要在任何精力不济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做重大决定,因为人的决定总是匹配当下的精力和情绪状态。
你精力充沛、情绪高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可以上天入地下海,什么困难都不是障碍。
如果你精力不济、情绪低落,就看什么都是障碍,闲言碎语都能劝退你,总想求其次,总想找退路。
所以这些年每次遇到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我一定先检视自己的精力和情绪状态,这是我做一切重要决定的step 1,如果状态不佳就先调整状态。
而且人在状态不佳时候做的决定,一定会在状态不错的时候后悔。
4.
赚钱挺难的,你今年赚一百万,明年想多赚二三十万或三四十万,努努力,也许可行。但你想明年赚200万,甚至300万。这个就难了。
并且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容易上当受骗,因为满脑子想的是增长,想的是提升,很容易找一些不靠谱的项目,认识一些骗子。
几乎所有外部看起来势如破竹的公司,内部看都是一团乱麻。
高增长解决一切烦恼,这些混乱都是必然且有解的,怕的是不增长或负增长。
如果你买个摄像头放在家里,用「上帝视角」观察自己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你会发现——你富不起来真的是太正常了。
当你打算去做一件事时,先搞清楚动机——「自己想做」or「为了向他人证明」or「大家都这样做」。
然后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会快乐很多。
5.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在一张包产到户契约上按下血红的指印。
6.
年轻时太看重自我,很难客观、理性。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人开始理解世界、他人、自我,会变得柔和很多,曾经执着的很多事情,也就慢慢释然了。这是一个与世界和解的过程。
你以为自己就是群星环绕的太阳,但一旦遇到什么事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颗孤星;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你以为。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关系,否则的话得到的很可能是失望和伤害,你以为会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半路就下车了,他人都是过客只有自己是唯一的乘客。
郭德纲和于谦是个特例。
老郭,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这个是个中性词),也还是一个很聪明,明白事理的人。谦大爷呢?不差钱的主。
郭德纲觉得曹云金值十块,曹云金觉得自己值一百。
郭德纲觉得于谦值一百,于谦觉得自己值十块。
7.
8.
选择正确的方向很难,坚持正确的方向更难。
普通人即使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持续被人泼冷水、不看好,短期还能坚持,时间长了还是会怀疑自己,还是会陷入迷茫。
这时候再遇上点危机,心态很容易崩塌。
9.
看到一句话:“一个人戴着什么样的眼镜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世界。”
这句话太贴切了,镜片里凝结了一个人的学识、经历、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像滤镜一样,呈现出来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虽然人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感观,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领悟都不一样。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个世界。
改变另一个人的世界很难,但是改变自己的世界就容易多了。
只要在学识、经历、人际和生活环境上下下功夫,就可以立即增加亮度、饱和度、鲜明度和清晰度。这个过程中你会时不时惊叹:“卧槽,原来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