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本质上还是懒。
为什么越没钱的人,越爱面子,越在乎身边的人怎么看他?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理念问题,实际上,是人性的问题。
什么人性呢?就是拈轻怕重。
勤劳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勤劳,电子厂流水线的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然是勤劳的。
但是身体的勤劳,只能保证生活的底线,如果明明工作时间很长很累,却还是很穷,那就需要第二种勤劳,那就是思维和情绪上的勤劳。
穷人,对于体力上的磨炼,忍耐度是很高的,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有多辛苦。
但是如果你要让他思考,让他承受心理上的不适,那他宁愿再多流点汗算了。
同样是在人类这里混口饭吃,狗就很容易,因为它们懂得体察人类的情绪,甚至进化出了表情肌肉,会挤眉弄眼,会笑,所以狗的待遇就很好,无聊了有人陪他玩,饿了有狗粮吃,王思聪的狗,还能坐私人飞机。
但是骡子呢,就很悲催了,千百年来,没有发展出新的技能,只能在低矮的草棚里面,围着磨盘一圈一圈走。
没钱,就要找出路,找出路,就要试错,试错,就会不成功,不成功,就会丢脸,没面子。
如果身体上很勤劳,还赚不到钱,那他可以安慰自己尽力了,怪社会不公平,怪经济形势不好,会对儿女说:你看你爸这么辛苦,你还不好好读书,你对得起我吗?
但是跳出了舒适圈,他就没借口了。去做销售,刚开始肯定是卖不出东西的,去做短视频,一开始肯定是没流量的,这样就暴露了自己的无能。
注意,是“暴露”了没能力,而不是“发现”自己没能力。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内心还是很清楚的。
接下来的选择就很关键了:是忍受别人的嘲笑和被拒绝、以及付出暂时看不到回报的强烈不适,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爬出穷人堆,还是为了永远不暴露自己的无能,用身体上的勤劳掩盖思维上和心理上的懒惰?
很可惜,99%的穷人,会选择后者。
这就是为什么,阶层跨越那么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