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不着急

焦点初16 坚持原创分享第143天 19.10.26

今天听卓丽老师分享的一个案例,其中的主人公阿伦(化名)已经28天没去学校了,托了各种关系终于找到了毕淑敏老师做咨询。

老师的整个咨询过程充分体现了对来访者者的尊重,愿意仔细倾听他,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对他的被老师伤害自尊表达了共情(自己听了都很生气),还用未知的态度去请教游戏的知识,欣赏,赞美,全然的接纳,让孩子对毕老师敞开心扉,更值得学习的是,在整个咨询过程基本都没提孩子不上学这件事,其实我们的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重回课堂的,但就是这样,良好关系支撑下的聊天,交流,孩子被充分的理解到了,他内心的那些想法被倾听了,他好像不再是个孤独的个体,而且他在停课在家期间做的事情也能被看到和肯定,所以,到咨询结束孩子突然间的给了一个意外的惊喜,表示,下星期的此时,自己将不会再来咨询室,因为他将会在教室里学习。

听到这儿的时候,我莫名的感动,其实对于咨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孩子都知道,当他觉得被尊重了,被看到了,被倾听了,他内心的那种需求也被理解到了,后面到底该怎么做,不用别人来说,他自己就知道了。

一直说“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这个案例真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也告诉我们,咨询中,不要着急的去聊所谓的主题和目标,先陪着来访者去聊,聊他想聊的,聊他在乎的,有时候目标与答案也许就会在看似不搭界的闲聊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