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再思考Rethink 的第 026 篇原创文章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略为沉重和无力的话题。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正面临着可能是他一生之中最为艰难的抉择。
这位朋友的父亲处在昏迷的状态已有一段时间,医生也已经明确地表示即便救治成功也无法清醒,只能像植物人一样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现在,他正面临着是否放弃治疗的痛苦抉择,苦恼自己是否该做结束父亲生命的“恶人”。
听到这个令人难过的消息,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朋友。这种决策作为旁人也会知道有多么的难。但是,若不是真的身处这种两难境遇感受这种切肤之痛,旁人又完全无法体会到他到底有多难。
马薇薇在《奇葩说》里面曾有过一段关于艰难选择的论述:
什么叫艰难的选择?一个对的一个错的,不叫选择,你选那个对的就好;两个对的,不叫艰难,你随便选一个就好;最痛苦的选择,是两个都错的选择,那时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
网络上被好多人称为神剧的《天道》前几集,男主角丁元英去医院探望医治无望很可能成为植物人的父亲,同样面临是否放弃治疗的两难抉择。凭他当时的身家,即便是选择继续治疗经济上也完全没有任何负担。但他却顶着家人的阻挠和谩骂,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放弃治疗。万一真到那个时候自己去做那个亲手拔掉亲生父亲氧气管的“恶人”,让父亲有尊严地结束生命,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剧中这个情节这本书的原著里并没有,是导演后加上去的,我想应该是为了刻画丁元英极度理智,甚至理智到常人无法理解的人物形象吧。
然而,生活却比影视作品更艰难,对于剧中的丁元英,可以完全不考虑钱的问题。而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除了考虑亲情因素之外,可能还面临着一个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维持生命的医疗费用无疑将是一笔十分庞大且持续的长期支出。
我们先不说到底什么样的选择是对的,先来给大家讲下我亲眼见过、亲耳听过的两个家庭的真实故事吧。
第一个是我同寝室兄弟大手术当晚我们几个在ICU门外走廊等消息时,后半夜听到的一段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对话。医护人员通知一对中年男女账户余额马上就不够继续治疗的了。这是一对带孩子从外地来看病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还不到十岁,不清楚具体得的什么病,在ICU里面已经住了有一段时间。母亲问医护人员自己的孩子是否还有救,医护人员思考了片刻无奈地回答 “在这里面能不能好转我不敢保证,但是如果出去肯定是活不成。”没过多久,医院静悄悄的走廊里面响起了撕心裂肺的哭声。之后的那几天,在ICU的门前我们再也没见到过那对父母……虽然十五年过去了,但那一声无助的哀嚎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第二个是听我的一位老师所讲述的,很多年前发生在他前同事X老师家里的事情。X老师当时是全国Top10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原本的生活虽说算不上富庶,但在那个年代也是比下绰绰有余的。后来X老师为了给父亲看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了巨额的债务,以至于此后十几年全家的生活都非常地拮据。有一次X老师带着自己女儿去我的这位老师家里做客,期间非常难为情地跟他说 “老W,今天孩子过生日,能不能在你这吃点肉?”讲到这里,我看到我的老师眼里泛着泪光。一个大男人,被逼得走投无路,自己再怎么苦再怎么累也都能忍,但是为了孩子却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幸运的是,随着债务的不断减少,后来X老师家的情况也渐渐地好转起来。
好了,上面两段真实的故事讲完了。一个选择了放弃,一个选择了继续。两种决策面前没有对与错,只有你更能承担得起哪一种错。
人生在世,有时候,生活真的非常精彩,但这份精彩却常常无法持久,就好像流星划过夜空一样璀璨而转瞬即逝;更多的时候,生活被平淡和无奈所占据,世事无常甚至有时候会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论这位朋友最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他,也希望他不要为此而背负过多的心理负担。不管怎样,生活总是还要继续,就像《老友记》第一集里面莫妮卡对瑞秋说的一样。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最后,依然期待奇迹的发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