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完毕,儒家经典“四书”研读宣告结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讲究传承,孔子学生做《论语》,弟子曾子做《大学》,孙子子思做《中庸》,后世儒生孟子及其弟子做《孟子》,这就是儒家四书。、
既然讲究传承,四部经典一定有其内在的理论联系和学说延续。打个比方,如果将儒家学说比作人体神经系统,那么四书就是一个个穴位和脉络。能不能像修炼武功一样,将脉络之间的关节与隔膜打通,让儒家学说成为一个由同一理论线条串连的整体来审视?因此,从今天开始,研读方向不再拘泥于某一部著作,而是将其贯穿打通,作为一个整体的体系开始通读。
2016年9月,聆听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之子钱逊先生的《论语》讲座录音,钱先生言,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其中一个是“和”字。说到“和”字,第一直觉想到《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中关于“和”字没有做过多解释,但是《中庸》里专门对“和”的状态,性质进行了详细解释,问题是,能不能将《中庸》里对“和”字的解读用于理解《论语》呢?如果确定四部著作是一个有着内在理论联系的整体,如果确定四部著作对某一种理念的认知和解释是互相贯通的,那么将颠覆前人对儒家一些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
《中庸》开篇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这些人的主观情绪,隐含在内心没有发散表达出来时,称之为“中”;发散表达出来,而始终有所节制,有所克制,称之为“和”。子思是这样理解“和”的。
那么《论语》中的有子是怎样解读的呢?再回到《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界认可的解读,这里的“和”是调和,协调,和谐之意。整句话解释为,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达到和谐,调和的目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都以这样为美,为最好。
如果这种解释行得通,那如何解释“大小由之”?大事小事都是通过“和”来解决的。如果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了达到和谐而去和谐,不讲原则地做老好人,和稀泥,不以礼的教条来节制和约束,也是不行的。
这种解释字面上也说得通,但显得生硬。如果将《中庸》里“和”的概念换到《论语》里,情况会怎样?
“礼之用,和为贵”,礼教,礼数的现实运用,以“发而皆中节”为贵,就是散发表达主观情绪,有所克制,使其恰到好处为最好结果,那么“礼之用,和为贵”就可以解释为,礼教礼数的现实运用,以使事物达到恰到好处为贵,为最好的结果,这里的“和”不是和谐,协调,而是表达的恰到好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