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先生这本书的文章写于1994年至2003年期间,大致是她从台大退休之后的十年间,主要是回顾自己读书、治学、教书生涯中的点滴往事,也有回忆台静农、林海音、郑清茂等师友、同窗、同事以及父亲、祖父等家族历史的文字。
林文月是台湾著名的学者、作家及翻译家,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师从台静农先生,后又上研究所,留校任教。作为学者,她专长于六朝及唐代的古典文学研究;作为翻译家,最著名的译作是她花近六年时间翻译的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不过,我只看过她的散文作品,之前看过《午后书房》和《饮膳札记》,她的散文就如她本人一样典雅清丽,又平实自然。
从《回首》这本书能够大概追溯出林文月的出身和人生轨迹:
林文月系出名门,外祖父连横,也是连战的祖父,是《台湾通史》的作者;父亲原是彰化一刘姓农家的次子,因家境贫困,过继到北斗镇林家。父亲勤奋好学,一路念书从彰化、台北到了上海,是当年上海同文书院第一位台湾籍学生。上海同文书院是日本在上海设立的一所教育日本人子弟的学校。因马关条约,当时台湾人在法律上隶属日本公民。
在《一首励志歌--纪念先父百岁冥诞》一文中,她深情回忆了父亲艰难的求学及创业历程,以及父亲曾经教他们兄弟姐妹们唱的一首歌。这一篇里面关于上海同文书院的一段话,看后颇为感慨,真是值得如今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反思:
父亲毕业后在日商的上海分社任职,林文月几个兄弟姐妹便出生于上海日本租界,启蒙教育是日文。书中有一篇《回家》,写的便是她们姐妹回上海探访当年出生地江湾路五四O号老房的情形。能看到当年作为台湾人身份的尴尬:日本投降后,台湾人恢复中国人国籍,身份骤变,时局动荡,地痞流氓也趁机寻滋找事,一家人难以在此环境下自处,仓皇举家迁回台湾,走时太匆忙以至于上海的产业,包括江弯路五四O号的这处房产也无瑕处理,再回来时已是隔了半个世纪之久,故地已是面目全非,令人不盛唏嘘。
1946年,林文月一家返回台湾,定居台北,那一年她14岁,开始学习中文。二十岁考入台湾大学中文系,关于她念中文系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填报志愿时,因当时文科女生普遍将外文系做为首选志愿,在反俗叛逆的心里作用下,她临时将志愿中的”外文系“改为了”中文系“。入学一年后,她想去申请改念外文系,去见系主任台静农先生。台静农先生仔细翻阅了她的成绩单,说:”你念得很好嘛!不要转了。” 系没转成,后来林文月写了一篇《读中文系的人》。幸亏没有转成,否则华文世界很可能会少了一位成绩斐然的学者。
《在台大的日子》回忆了当年在台大求学的日子,那时的课程安排以及各具特色的师长,台静农、夏济安、凌纯声、郑骞、劳干等先生。她继承师长们“开放的胸襟、自由的探究”之治学精神并做为自己恪守不移的原则。文中对台大校园的回忆,特别看到里面傅钟、椰林大道、杜鹃花等字眼,还是蛮亲切的----去年春天,曾到台湾自由行,第一天便去了台大,也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
《回首迢递》讲述了她与Nancy殷、林海音、齐邦媛四人十多年交往的温馨往事。Nancy殷是Chinese Pen笔会的会长,林海音主持纯文学出版社,齐邦媛和她在台大教书,她们因参与笔会而结缘,四人既是作家学者,又是家庭主妇,甚为投缘,定期轮流做东聚叙,那份绵长又纯净的友谊令人难忘。
书的最后一篇《十二月,在香港》也是全书的跋,写她到香港开会,她的学生一家人邀请她来家中做客,有趣的是主妇是依据《饮膳札记》精心准备的菜,甚至为此提前试做了几次。看这一段,我也忍不住想再看看《饮膳札记》了。
结尾的一段话,非常好,摘录在此:
写作,究竟是什么?
大概是在日日的生活中,我们观察自己,观察世界,有所体会,有所感思,遂将那些观察、体会、感思、诚恳地写出来。由于那些文字是出于诚恳的心,所以遇到用心的读者,便会感动他们的心。
写作的动机与功用,大概是如此。
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