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难念的育儿经里,二胎家庭和多孩家庭里的平衡养育一定首当其冲。父母总觉得一碗水端平了,可是爱的天平却似乎倾斜了,带落差的爱、有对比的爱、偏了心的爱,至少在老大看来确实如此。父母总是下意识希望孩子学会分享,对待兄弟姐妹更是如此,认为共享东西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但如果孩子从未感觉到真正拥有时,就不可能愿意真正地去分享,甚至觉着分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偏爱,感觉被伤害。孩子之间已经发生的问题,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是非常困难的。父母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具体的问题,不管症结是在大宝身上还是在二宝身上,亲子之间的疏离而造成的伤害往往会贯穿孩子一生,会严重影响亲子间的关系,以及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张文质老师写道“伤害发生了就需要做安慰的工作,做补偿的工作,并且最好要单独进行。如果不得不当做两个孩子的面说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碗水端平的意识。”尽可能的在空间、时间和物品上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会给孩子带来更加充足的安全感,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在《请回答1988》里,德善作为二女儿总是被父母忽视而失落,爸爸终于意识到并给她买了一个小蛋糕,说:“爸爸妈妈对不起你,因为不太懂对老大要好好教导,对老二要好好关心,对老三要教他做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女儿就稍微体谅一下爸爸吧。”这一段情节打动了无数人,也有无数人从这细腻的表演和笨拙地表达里才开始真正理解父母之于孩子的意义。我们都是第一次,那就真诚的在理解中互相成长。
家有二孩,教育不是1+1的简单累积,而更需要各有针对性的专属付出。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制造两个孩子之间的平衡,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在家庭里面,一方面要对两个孩子都要充分尊重,做到公正对待;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个别教育、个别奖赏,让他感到家的温暖。父母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涉及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匹配问题。最难的,就是给孩子慢慢“空出权力”,包括“自由时间”“独立空间”和“在错误中成长”的权力。父母的职责是通过行为规则、接纳和共情来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孩子的职责是通过感知和表达情感来探索和学习。孩子越是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有安全感,他就越能把兄弟姐妹视为玩伴而非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