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和我那个“地主”同事,讨论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
对于一线城市的价格上涨,我们的观点没有明显分歧,仅有的细微差别,他认为北京会引领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理由是北京的政治地位;而我认为,从更长远的年代看,上海最具上涨潜力,理由是不需要政治护航的自发增长潜力,以及更具现代特色的城市规划。今年,再次聚会时,他承认北京的竞争力需要强力政治维护,一旦减弱,竞争力比不过上海。我觉得他的分析也没错,他看的是5到10年,而我看的是10到30年。相比之下,上海更像纽约,而不是北京。
我们的显著分歧,出现在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上。他认为除了一线城市外的房子,都是垃圾,符合他一贯的非凤凰即野鸡的极端观点,正是得益于这种极端观点,让他满杠杆持有多套北京房产,并说服不少老家的人移居北京,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我非常欣赏他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果断的行为方式,和他做同事的几年中,我收益颇丰。
即使这样,我无法说服自己盲信任何人的观点,不能因为他房产的成功投资,就完全相信他对二线城市房价的判断,特别是他无法清晰告诉我背后的逻辑时。而我清楚记得,我明确说出看好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逻辑:即一线城市房价的溢出效应。
当时,我们一边在清华大学里散步,一边聊着房价,我借用清华大学为例。人人都知道清华大学好,为什么不是人人都上清华大学,而退而求其次,上其他重点大学,甚至普通大学?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智力水平不同,有的人溜溜达达就能考上清华大学,有的人要踮脚甚至跳几跳才能碰到清华门槛,有的人想都不敢想。清华大学学位的稀缺性,注定只有少数与众不同的人能脱颖而出。
京沪的房子也是如此,全中国10几亿人口,比比自己的智力、学历、财力、眼光,必须具备至少一样,才能让你挤到队伍前面,获得拥有京沪房产的资格,等大部分人意识到游戏的规则时,京沪的排队游戏已经几近结束,大门逐步关闭。历史造就大门里的这批人,也是这批人成就了自己。
正如无望于清华大学的考生转战其他名校一样,京沪大门外的人不会再错失第二轮竞争,努力在京沪周边的二线城市占据有利位置,既能享受城市本身的发展,还能享受不少一线城市溢出效应带来的惊喜。
另外一个有力的现实证据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二线城市房价,严格遵循市场规律,依据距离上海、深圳、广州的距离远近定义价格。相比之下,环北京周边就是一个怪胎,看不到一点市场经济的影子,北京成为石家庄、天津甚至更远的沈阳、太原、西安、济南的房价黑洞,在北京这棵参天大树的阴影下,环周边城市得不到应有的阳光补给,房价自然起不来。
越畸形的经济越难维持,京津冀的发展模式,早晚会被强大的市场规律扭转过来。贫穷的河北在脱贫的道路上,狠狠拽住北京的后退,释放的有毒空气,把大家绑在同一条船上,要不共发展,要不共毁灭。北京倒逼之下,吐出早年独吞的资源,反哺周边城市,慢慢走向共同发展的良性道路。如果不出差错,环北京周边,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城市群。
三年后的今天,应验我的推测,环北京周边的主要城市,如石家庄、天津城区和武清,房价涨幅至少翻翻,超过北京,走向价值回归之路。房价的上涨,令人欢欣鼓舞,但潜伏不少风险。这些城市用什么来支撑高企的房价?就业?房租?一切都要看北京的脸色,他们只能享受北京利益溢出带来的好处,北京好,他们才能好。
即使有溢出效应,二线城市的房价风险高于一线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买得起一线城市房子的人,不要贪图便宜的二线城市,毕竟投资最重要的是确定性!
这篇文章有感于过年看到天津武清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