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会想要去青岛啊。”
聊天软件对面的L觉得好玩。
很简单。
“小时候去过青岛一次。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和其他人坐在烧烤店里,门口烤串的人扇着扇子。夏天晚上的风是凉凉的。我怀念喝啤酒吹海风的日子。”
然后呢,整理行李,买机票,到达青岛。
我记得某天深夜我在微博分享了一首歌,叫海盗船长2.0。学妹说我喜欢这首歌很久了,我回答说我也是。
在出发前几天我一直单曲循环着那首歌,觉得风子写的词很有灵气。他写“我努力偏离了航道,终于捕捉到你的信号。”
诚然,有时候喜欢一个人确实会朝自己原定路线的另一个方向跑去。
义无反顾,离经叛道。
到达青岛的那天在六月下旬,夜还是带有凉意的。
认识的叔开车带我们去吃大排档。彩色的招牌闪烁着,车经过其他在外面的摊位时,我们看到其他人在座位上吃烧烤聊天,没人注意到那是夜里十一点。
刚做好的新鲜蛤蜊没有太多泥沙,没被放很多酱料依然有淡淡的鲜味。吃完烧烤的签子可以直接扔在桌上,叔说大排档嘛,你别太讲究。碰杯的时候,透明杯子里装的是味道清淡的扎啤。叔说这是你要的感觉不,我笑着说是。
后来吃的烤串儿太辣,我问有没有凉水。叔答等着啊,回来时在桌上放了一瓶饮料,崂山可乐。
过程并不是尽然的快乐。
叔是妈妈以前的同事,三个人聚在一起时,多是我吃,听他们说。聊到曾经他们在公司里发生的趣事儿,有大笑。大笑过后是沉寂。他红了眼睛,说我当年也像你那么大,一个人跑去你们那城市工作。
时间是奇怪的。迎接人生中的下一个阶段总显得遥远,有时甚至感觉过程极其痛苦漫长。回过头看看,仿佛也才过了一瞬。
我原先以为再一次去青岛的感觉会和从前一样,后来发现我错了。时间会让一些些事情变得沉重。
我从来是喜欢岛的,也喜欢海。觉得海的蓝色是让人无法抗拒的颜色,我时刻保持着能奔向海岛的义无反顾。
吹得到海风的地方哪里都是让人感到愉悦的。
旅途中分两天去了两家不一样的咖啡店。
一家是老板娘开在离海很近的地方,像一个小别墅。外面有露台,每张桌子都有把遮阳伞。遮阳伞下面挂了一串风铃,风吹过的时候风铃叮铃叮铃。
老板娘自己会做三明治,咬下一口全是番茄的清新。不知道是蓝色与红色的撞击,还是海风与沙拉酱、番茄黄瓜面包的味道过于融合。我觉得看着海吃三明治有种难以言说的美妙。
第二家是短发齐刘海女孩开在公园旁的咖啡馆。同样是在二层,庭院外中了一些绿色的植物。我在点完一份意面后本是想去再要一个盘子和我妈分着吃的。我妈说算了,人家一个人女孩子开店不容易,让她少洗一个盘子。
沿着教堂那条路走比较让人感到舒适。阳光稀稀疏疏地洒在你身上,天气不是过热或过冷,走到哪里都觉得好看。
路过青岛书局的时候我拿出手机问夭和花他们家的地址,选了两张明信片后认认真真地趴在桌上给他们写信。然后盖章,贴邮票。
寄明信片好像是我们几个出去玩时保持的小习惯。其实没什么话不能在社交软件上说,只是在写明信片时,语言会变得认真稳重起来。
关系很好的山东室友一直和我说她爱喝糊糊。我本是想去喝一下花生糊糊,最后因为些小状况导致它变成了小小的未完成的遗憾。
离开前的那一天晚上叔和他妻子陪我们吃饭,结束之后我们在大道散步。夜宵摊旁有人花钱点了歌,唱歌的人拿着麦唱了九十年代的歌曲。桌上是客人吃剩下的海鲜的壳和喝到一半的酒。
走在大道上的时候一扭头就能看到左边的海。尽管晚上看起来是黑的,深不可测的,依然是我喜欢的海。
迎面吹来的还有六月末毫不黏腻的海风。
我不禁想如果生活的地方每天一扭头就能看到海的心情是怎样的。也许会有种看到熟悉的蓝色的安全感,也有可能久而久之习以为常。
我双手插在口袋里在大道上走,说如果今晚有星星就好了。
阿姨说你们今天比较幸运,你抬头看。我看到夜空中正在闪烁的一个点。
天上正好有一颗星星。
End.
文/怜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