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日记》有感——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的心病

最近在追港剧《刑侦日记》,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单纯关于查案的剧,类似《法证先锋》系列,烧脑,悬疑,一环接一环。

看了之后发现,确定,是和悬疑有关。但脑洞更大的是,全员精神病。里面的警察、犯人、心理学家、昆虫学家,甚至是小配角,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心理疾病——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余光恐惧症、孤僻症、恋虫癖、违拗症、躁郁症……

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是,以往这些得了心理疾病的人,大都不希望被别人知道,因为会遭受歧视,同时因为精神疾病患者犯罪后的处理问题,大家避之而不及……但这部剧里,在悬疑和甚至有些恐怖氛围的下,竟然也传递出了一种信号——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惠英红主演的杨碧芯,她在剧里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年幼时,她因为精神病发,产生幻觉,听到有人叫她往汤里下老鼠药,给自己的孩子喝,而她的孩子也因此衍生出了保护人格。但下老鼠药并不是她的本意,她不想伤害自己的孩子,最后她选择了离开,去治病。

很多年后,她再次回来,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而她的病却又因为别的事情复发,但最终,她为了要救自己患有余光恐惧症的女儿和得了多重人格的儿子,她决定勇敢起来,努力去克服这些幻觉……

剧情很夸张,某些片段看了还挺吓人的,毕竟现实生活当中,很少会同时遇到那么多精神病患者,而他们的背后,又是一个个不堪回首的童年阴影。

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更多的是心事重重的人。为了自己,为了爱,我们需要更加勇敢,去克服这些心病,同时也要让爱照射进来,消除阴影。如果真的患上了心理疾病,也要勇敢地去面对。而非逃避。

剧情到了后面越来越紧张了,包括多重人格的男主角,面对不同人格爱上的不同女孩,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吸引观众的点。

但同时,我觉得这部剧传递出的,要多关心身边的人,要正视自己的心病,不要把心理疾病看作是洪水猛兽,包括孩子的童年,该如何去给他们一个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等等,这些是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去思考的问题。

爱和理解,关心和陪伴,勇敢和坚强,都是我们在现实社会升级打怪的最有用的武器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