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悬疑电影并不是要制造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或者描绘出险恶无比的心理犯罪案件。真正好的心理悬疑电影,会让观众感觉到,这样的心理活动其实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发生。
有代入感才会有恐惧感。
我们有时候并不会真正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遵循所谓的理智和规则
来指导自己的活动,并且努力压制自己内心时不时萌动出来的另外一面的状态。
不过在偶尔之间,我们还是会暴露出不经常表露出来的一面,比如平常的温文尔雅转化成突然间的暴怒,一直的循规蹈矩成为想走就走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克制内心被压制一面的表现。
其实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很容易理解,因为人如果总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者状态往往会出现问题,需要这样遵循自己内心要求的调节来作为舒缓。
这样的本能性的冲动或者爆发其实是一种健康的发泄。
在这个社会更加常见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本能驱动,而是有意识地去扮演另外一个角色。
在《分裂》里面主人公凯文拥有23中人格,其实表现在外就是23种形象。
在电影当中这被描述成是一种罕见的人格分裂症状,看起来并不多见,但是如果单从外在形象看去,我们每一天何尝不是在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身份?
还是按照社会的普遍规则来说,一个人本来就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外面工作应该是一个认真努力的工作者,去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是一名有担当的上级,同时也是一名有责任感的下属。
回到家中,在家人面前则需要把工作的态度收敛起来,拿出感情、温情和爱情,面对父母,伴侣,孩子的同时你就要扮演孩子、伴侣、父母的角色。
这样的形象转化是有必要的,一个人不可能把家庭当中的任性带入到工作当中去,也不可能把工作当中的规则带入到生活当中来。
否则的话,他在这个社会生活的会很艰难,但是毫无疑问,有相当多数的人并不明白应该如何扮演这样的多重角色,。
当然任何事情也都有一个度,如果过于痴迷与角色的转化,作为一个人主体就会迷失在不同的角色当中,正如同《分裂》中凯文,他的保护人格最终也没有能够保护他,几种性格叠加在一起让他的本体最终成为了一个怪物。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只是不如电影中看起来的那么的夸张。
拿最近火的一塌糊涂《人民的名义》来说,其中一个典型的多重人格分裂者就是,育良书记和那位温文尔雅的吴老师,两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扮演的如此完美以至于迷失了自己。
在外人面前两个人是一个照顾家庭的高官和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太太形象。
单独在一起则是相敬如宾的好朋友好伙伴,仿佛不存在离婚这样的事情,而去讨论人事斗争。
不要以为育良书记是在扮演这样的角色,其实在他的潜意识当中他非常认可这样的角色转变,所以当他的小妻子被指责出来的时候,他才会理直气壮,并不认为自己存在问题。
而那个从小学到大学遭遇了无比挫折和羞辱的祁同伟厅长更是一个典型的人格分裂者,在公安厅,在山水庄园,在政法委,在赵瑞龙、高小凤、侯亮平面前,祁同伟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而在他的妻子面前那个角色也许才是最真实的、最悲惨的,也是造成他最后结局的根源。
祁同伟和电影中《凯文》非常相似,受过的伤害让他去寻找一个能够强大到保护自己的角色,而当陷入角色过深之后,他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个他了。
回到电影。影片在心理分裂之后的表达上做的非常出色。詹姆斯麦克卡沃扮演的凯文因为少年时候受到母亲的长时间责骂,造成了他的多重人格分裂。
凯文时而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时而则是一个冷酷的杀手,时而又变成了一个理性的病人。
凯文在这样不同的性格当中变化着,然而最终希望自己变得强大甚至强大到可以控制一切的那个人格最终控制了凯文,并且也令他走上了不归路。
影片的故事情节做的其实并不优秀,把三个年轻小女孩囚禁的故事更多的是起到博眼球的效果。如果能够在绑架之后,不同的人格和几个小女孩有更多不同的互动上,影片会更加有观赏性。
演员的表现同样我觉得也只能算是良好,虽然麦克卡沃很努力地表现出多种风格迥异的形象,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形似而神不似,这样的角色大概还需要老戏骨们来表现。
不过总之这是部很有意思的心理电影,值得一看。
八音先生
喜欢电影吗?一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