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指导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2.知道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3.知道蚕是昆虫,昆虫类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课前观察记录的信息描述蚕蛾的主要生命活动现象,识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
2.能够基于观察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蚕蛾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基于蚕蛾和蚕蛹的观察比较,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蛹的联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观察蚕蛾,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神奇。
2.敢于表达观察所得,乐于分享观察蚕蛾生命过程的收获。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在较长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1.交流新发现。在这节课之前已有多数孩子的蚕蛾破茧而出了,孩子们小组讨论能够说出蚕蛾的简单特征如:翅膀,头,胸等。通过
2.观察蚕蛾。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蚕蛾吃东西吗?会飞起来吗?进行观察。在用放大镜观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蚕蛾没有吃东西,也没有飞起来,但是翅膀要煽动。在这个观察活动中我提出的问题较少,多数关于蚕蛾的特征是通过讲授后小组再观察的形式,例如:"ppt出示蚕有一对鼓起的复眼,请同学们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复眼再哪个位置呢?"虽然孩子们也能够理解知识,但感觉没有打开学生的思维。或许可以这样修改:同学们,蚕的身体结构有哪些?这些结构有什么特征呢?又在什么位置呢?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观察。(可以在下一个班试试)
3.昆虫的概念。根据教材概念 蚕蛾身体分为头 胸 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我以为比较简单的一个概念,就没有过多强调。但是在课上最后时展示蚂蚁,蝙蝠,壁虎的图片时还是有不能区分是否是昆虫的孩子,看来不能我以为,我认为啊,是要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出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