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习成绩,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端午节放假期间,我在单位值班,因为家里没人看孩子,同事W不得不带孩子来上班。

该同事的孩子是一个很聪明、很漂亮,很懂事的小姑娘,才小学二年级,已经认识很多汉字啦。

由于节后即将进行期末考试,孩子这两天一直都是带着作业过来的。

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每当遇到一个不会的题,孩子总是第一时间向爸爸求援,孩子的爸爸呢对孩子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但在我看来,这种“有问必答”的教育方式,恰恰在无意中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吧,小姑娘在做语文作业,“修理”的‘修’不会写,就习惯性的问爸爸:“爸爸,“修理”的‘修’怎么写啊?”

同事,一边盯着电脑,一边回答到:“一个单立人加一个竖,再加一个冬天的‘冬’。”

很显然,同事告诉孩子的“修”字的写法是错的。但他自己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到了后来又一次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字写错了。

那么,家长这种看似关爱有加的“有问必答”,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呢?

1、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权利,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

这种依赖心理一旦形成,今后是很难纠正的,当孩子再遇到问题需要解答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问家长,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可能对于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能做到“有问必答”,在这里我们暂且将家长回答的对错放在一边。

那么当孩子长大之后,当家长的知识储备不能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出于习惯,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问家长,那么家长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耐着性子自己去学习、去查资料来解答孩子的问题;但时间长了之后,家长们就会意识到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了,开始通过说教、甚至批评的方式来有意的纠正孩子的“依赖心理”,这时候在孩子看来就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不喜欢我了,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不听话、摔东西、自闭、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这种种不良行为的产生就源于孩子“逆反”或“自卑”的心理。

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某些心理问题,往往都是通过行为体现出来的。

这些不良行为如果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2、形成了“等、靠、拖”的坏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正确的做法是先把会的题答完,再答不会的题目,但对于过于依赖的孩子而言,他们再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等待,因为一道题不会,就在一个题目上死磕,交卷后发现“会的没来得及做,不会的死磕无果”。

在心理学中,将习惯分为“先天行为”与“习得行为”两类;先天行为是不学而会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行为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形成和培养的。

很显然,“学习”属于习得行为,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强化来形成的。

这就需要从一开始就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孩子的责任,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作为家长,要做的是用足够的耐心、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出于关心,事事代劳。

好的学习成绩,源自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孩子义不容辞的责任,请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了解和探索未知,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爱孩子,就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摔跤,他们也许会犯错。

当他们摔跤时,请您多一些鼓励,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当他们犯错时,请您多一些包容,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

爱孩子,就要“关心,细心、耐心”。

今天您给他们多一份关爱,明天他们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此文写于2015年6月21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3,586评论 1 70
  • 第二部分第30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1) 第三章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 父母最大的教育责任,就...
    吼少说阅读 9,287评论 0 52
  • 多年未有音信的朋友,那天知道了她的消息。心里没有惊喜,只有痛心;间或郁闷,又凝结成愤怒。我终要为了表达喷薄欲出的内...
    问芯阅读 3,051评论 4 3
  •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 他把幸福给了赵敏 却把牵挂给了小昭 把漂泊给了蛛儿 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
    风的飘渺阅读 3,40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