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翻到一张照片,看着照片中的女神雕,尽管时间依然过了两年,但我仍能回忆起当时内心的激荡。
那是两年前的九月十八号,我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因为是难得出门,我一路上都叽叽喳喳地闹着。但是当我们刚到达纪念馆的时候,我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再不复先前的兴奋。
那天是阴天,天空是如同蝉翼一般的灰色,空气中总弥漫着若有若无的雨丝,但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日子,是不会有一个人撑伞的。跟随着静默的人流,在这个沉寂的纪念馆中一路走过去,入馆前,路的右侧有一组暗褐色雕塑,幼小的孩子被惨杀,年迈的老人仰天痛哭,敌机狂轰滥炸之下儿子拉着颤巍巍的老母逃难……雕像并没有断臂维纳斯那样的精美细腻,但就是这样一种粗犷的风格,给了我最深的触动,让人仿佛感受到了这些无辜人民被残忍屠杀时,走投无路的绝望,那种绝望就如同被深渊凝望。
一路走过,参观的人很多,但一进入室内的史料陈列馆,就再没有嘈杂的议论声了,灯光点点,如同烛火,微弱但是永恒,庄严肃穆。一股冷意将我围绕,大厅正面墙壁上“遇难者300000”迎面跃入眼帘,顿时空气也变得沉重了,沉甸甸地压在我的肩上,不自觉地我慢了先来。我恍惚着走完了纪念馆,似乎没记住什么,但日军屠杀现场的照片,外籍友人记录日军暴行的日记,摄像机和胶片又都历历在目。心脏被激愤“砰砰”地敲打着,我觉得有些事情可以原谅但绝不能忘却,百年屈辱,累累白骨,无辜的民众……
馆内沉寂的氛围几乎要把我压倒,走出纪念馆的那一刻,我仍久久不能平复,沉默地跟着人群,却见外面紧连着的是一个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座女神像,她左手抱着幼儿,右手高举托着白鸽,似要向前走来,雕像下方的石碑上刻着“和平”二字,雕像周围的广场上,人们三三两两地慢走着,孩子无忧地打闹着。这时候,我深呼一口气,内心的沉郁烟消云散,我拍下了女神像的照片,忍不住感慨:出生在现在的中国真好……
看着女神像的照片,我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和平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