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一个很迷茫的人。我的朋友们总是说我想得太多。确实,我感觉我总比同龄人多出许多烦恼。写下这些文字,也是因为我最近又双迷茫了。
我从很早就开始思考人生的职业和方向,大概高一选课的时候,这可能也不早了。这个问题想到今天,我都还没想明白。但是这么多年里,我从空想到尝试再到实践,我已经比当年的自己更加清晰了。如果人生有比赛的话,那就是比谁先找到自己。
我每年都会被问道,你今后想从事什么工作,所以我大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查一遍关于我专业的信息。最早,我只会空想,我只会想象我的工作是每天会干什么;后来我开始去知乎上找答案,去招聘网站翻招聘要求,这种找寻的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多痛苦,因为比较和差距是最能打击自信心的武器;现在我还是会是不是去知乎查一查,我惊奇地发现,这和我一年前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我成长了积累了,我看得懂了。
当然因为传播媒介的成熟和多样化,我们能更加轻易地找到我们想要的资源,比如,当我在B站看到财经科普的时候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再比如,当我看到有很多分享职业和工作的视频的时候,要是高一的时候能看到该多好啊。
我最近的迷茫是因为,一个搞ACCA培训的机构找我推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直接挂掉,可能是因为那天有点high,后来是想白嫖胜子的课就聊下去了。这个推销其实给了我一个新的选择,这迫使我再次思考我职业的方向。这一两周的时间里,我又一次开始找资料翻招聘网站,完成了我的第一份正式简历,迈出第一步向学姐和老师询问情况。当然,我对于这个选择慎重地做出了决定。反转来了,我本来是坚定的就业党,并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比如找实习啊学软件啊,结果这老师直接就否定了,质问我,我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保研或者考研。听到这话我其实还是有点小开心的,毕竟这么权威的老师都认可我了,但发现我动摇了。我其实对于是直接就业还是读研,一直都很犹豫,一点都不坚定。
因为这个问题我颓了两天,直到我看到了永无岛的视频,他提出人生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不是因为结果才开始干而干了才能看到结果。这个理论并不新颖,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正中下怀。但真正带领我走出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的,是辉哥奇谭,他提倡用长期主义的态度去面对,一下子让我想起胜子之前说的,做事情之前想想自己40岁想要达到的样子,想起几年前我爸极力劝说我要做半衰期长的事情。我想,我知道答案了。
回到开头,我这么多年一直纠结于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有找到过道路,还有更多次的迷失。这些思虑让我非常痛苦,让我经常自闭,但我终归在这些痛苦中成长了。正是由于我对人生意义这些宏大命题的持续思索,我才会对相关的信息如此敏感,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渴求如此强烈,对于自我的鞭策一直都不间断,我才会成为现在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