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登陆作战,登陆部队为达成登陆和建立滩头阵地的目的,在发起进攻之前都会最大限度地运用海空力量进行前期的火力准备,但即使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对于防御者的杀伤率也从未超过百分之五,即95%以上的防御人员并未遭受到火力准备的杀伤。这一数据在太平洋战区的夸贾林岛之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夸贾林岛是一个仅有3.9平方公里面积,没有自然条件可资利用以限制高爆弹爆炸威力的小岛,美军在登陆行动发起之前,运用舰炮火力和空中支援对其实施了数量威力空前的火力准备,平均每秒有2颗炮弹在岛上爆炸,共约7000颗舰炮炮弹把该岛从一端到另一端耙了一遍,附近岛上5个营的野战炮兵对该岛发射了29000发炮弹,共有96架次的战机使用机枪、火箭和重磅炸弹对整个小岛实施了地毯式轰炸,在这样密集的火力准备之后,夸贾林岛上似乎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已经被消灭了。但结果证明,即使在这样猛烈的饱和轰炸下,躲在战壕、防空洞或水泥掩体里的大部分士兵依然保持了战斗力,战后抽样调查显示大约70%以上的地表敌人并非死于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而是毙命于登陆后陆军的野炮或迫击炮火力。可见即使是在海空优势一边倒的情况下,陆军作战能力的发挥仍然极为重要。
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战争形态发生了革命性、重组式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伊拉克战争。这次战争中,美军在地面作战行动实施之前,都会运用空中力量为陆军保驾护航,已披露的战争报道也大都集中在美军的空中打击上,对陆军的作战行动往往是一带而过,这仿佛做出了这样的诠释:陆军在联合作战中发挥的作用正在急剧下降,未来战场陆军的职能正不断向后让位,陆军出现面对面直接冲撞几率已经变得很小。倘若孤立地审视伊战,那么这一结论是具有总结性的,但如果把这一结论推广到整个信息化战争,其观点无疑又是片面的:首先从军事实力看,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思想美伊双方都存在“代差”鸿沟,如果双方实力均等或差距不大,陆军职能是否如此发挥应当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其次从战场环境看,沙漠平原环境为美军的空中和远程打击力量提供了绝佳的“练兵场”,如果战争样式转换为登陆战或山地丛林战,是否能够继续沿用这一套路应当是一个未知数;最后从陆军本身看,美陆军是一支机械化信息化程度很高的部队,即使是在空中支援的“空窗期”,仍然能够凭借极强的战斗力击溃伊拉克正规地面部队,如果没有陆军较高的战术素养,美军恐怕也未必能在战争中取得伤亡率如此之低的胜利。可见陆军作为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大小按照“木桶效应”原理直接决定了作战系统整体效能的高低,因此陆军的职能与作用无论何时都不能降低,应当始终保持与加强。
吸取历史的教训绝不意味着历史会重演,前一场战争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下一场战争却不能机械地套用模仿。试想未来信息化战争,当战争双方的制信息权或制空权都不是那么明显,陆军的短兵相接就可能成为打破僵局,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陆军的职能很可能会起到决定战局的作用。因此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当始终关注陆军的战斗力建设,大力推进陆军信息化转型,以从难从严的标准加快转变陆军战斗力生成模式,使陆军永葆“能打仗,打胜仗”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