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湛蓝的天空里镶嵌着一撮撮羊毛似的白云,一列蓝白色的火车飞快地行驶在宽阔的平原上,车窗外能望见几个穿着白衬衫的农民挥舞着锄头翻刨着新鲜的土地,偶尔眼前会一黑,那是车窗里闪过了一排排的榆树,它们像卫士般伫立在一条小溪的旁边,似乎在为行驶的列车保驾护航,而车窗就像投影仪一般把窗外的这一幕幕美景投放到列车上的旅客眼里。
潘强靠窗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对窗外的景色完全没有兴趣,他心里的疑惑与担忧盖过了这路上遇到的一切,连刚进站时买矿泉水都忘了拿对方找的零钱。
“最近几个月都能收到老妈子的来信,怎么刘婶会说她已经卧病快半年连字也写不了呢”
“她一定是弄错了,最近的一封家里的来信是上周收到的,那上面千真万确是老妈子的笔迹,她不可能写不了字!但是……刘婶又没有必要骗我啊?”
太多的疑惑困扰着潘强,于是他订了最早的一班车票,打算立马赶回去弄清情况。
贰
在潘强十二岁那年,邻居刘婶的儿子带了一台相机回来,那时村里很穷,连电视机在村里也只有少数几家才有,所以当这个长得奇奇怪怪的机器出现在潘强面前时,很自然地引起了他的兴趣。
刘婶和潘强的母亲很熟,两家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看到潘强有兴趣,所以她让儿子教潘强怎么去用这台机器,还给他看了一些他儿子在大城市生活时拍的照片,潘强完全被这些照片给吸引住了,照片里的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与村子就像是两个不同的平行世界,这十几张照片让他反复看了整整一个下午。
或许就是这些照片改变了潘强的人生轨迹,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要走出村里,刚读完初中的潘强就跟着村里那些20几岁的青年外出去打工了。他只身一人来到广州,虽然离家比较远,但这是他早已向往的照片中的那座城市。
刚来广州的那段时间对潘强来说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初来乍到的他被黑中介骗去厂里并签了极不公平的合同。那会儿他像机器人般每天重复地做着一样的工作,但一天10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以及低薄的工资却并没有让他叫苦—他更多的是不满和气愤!
后来合同到期,他辗转去到了一家超市帮忙卸货才算是慢慢稳定了下来。超市的工作不提供住宿,于是潘强在十几公里外的城中村租了一间小单间,每天提前两个小时搭公交车去超市,在近一点的房子他是租不起的,他算了一下这样比租超市附近的房子一个月能省两三百块钱。
安顿好一切后他写信给家里报了平安,当然信纸上是不会有上面这些不愉快经历的,大概两周后他就收到了回信,打开信封翻出信纸,不大的信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总的来说是母亲要他好好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