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在一艘豪华游轮上旅行,这艘游轮在海上开的速度很快,但是它非常平稳,没有任何颠簸。游轮上有个全封闭的大厅,里面有游泳池有球场,你甚至还可以在里面做物理实验。
那请问,在不和外界发生任何联系的情况下,你能判断出这艘游轮是在前进还是静止不动吗?
无法判断,所以,
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没有本质区别,速度都是相对的。
这个其实就是相对论,这就叫“伽利略的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你还会知道,其实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跟静止也没有本质区别……
力只能带来*加*速度,单纯的速度跟力无关。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都没有力,所以物理定律在游轮和地面是一样的。
假设站在游轮上的你不是向游轮前方射出一支箭,而是用手电筒打出一束光,你猜这束光的速度应该怎样。相对于你来说,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
那既然你跟站在地面上的我的相对速度是每小时360公里 —— 也就是每秒0.1公里,根据刚才伽利略的算法,我眼中这束光的速度就应该是每秒30万.1公里,对吧?
物理学家发现,不是这样的。不管你跟我的相对速度有多快,我测量和你测量这束光的速度”都是每秒30万公里“!
1860年代初期,麦克斯韦提出一组总共四个方程,来描写*所有的*电磁现象。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它们写出来非常漂亮 ——
前三个方程分别说的是(1)电荷产生电场;(2)没有磁荷;(3)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第(4)个方程右边的第一项说的是电流产生磁场,所有这些都是当时已知的物理知识。
我们重点说说它的第二项。这一项就是麦克斯韦的独特发现。一方面,是麦克斯韦考虑电和磁之间应该有一个对偶的关系。那既然法拉第的实验证明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是不是也能产生磁场呢?另一方面,这一项也是让方程组在数学上自洽、让电荷数守恒的要求。这一项,就是说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后来人们用实验证明麦克斯韦是对的。但是请注意,麦克斯韦这个发现纯粹是理论推导出来的!这就好比说一个侦探,听取了各方的信息之后突然就推断出来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结论。而麦克斯韦用的仅仅是数学。
好,现在麦克斯韦知道 ——
* 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
* 变化的电场又能产生磁场
那首先你就能看出来,电和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回事儿”,电场和磁场可以互相产生,就算没有电荷,用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但麦克斯韦紧接着想到,如果我用线圈弄一个震荡的电流,产生一个周期变化的磁场,那么这个周期变化磁场就能产生一个周期变化的电场,而这个周期变化的电场又能产生新的周期变化的磁场……以此类推,岂不是说这个电磁场可以一直传播下去吗?
这就是电磁波!二十多年以后人们真的在实验中制造了电磁波,给后世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不过麦克斯韦在意的不是电磁波的实用价值。
麦克斯韦可以用他的方程组直接计算这个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他算出来电磁波速度,发现跟光速,它们的数值是一样的!
而现在麦克斯韦计算得出的电磁波的速度正好是光速,于是麦克斯韦大胆宣称,光,其实就是电磁波。后来人们证实果然是这样,我们平时所见的可见光无非就是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而已。
这是物理学家再一次看破了红尘。天上的东西和地上是一回事儿,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是一回事,电和磁是一回事儿,而现在麦克斯韦说,光跟电磁场,其实也是一回事儿。
这么一来,物理学的逻辑结构就变得更简单了。牛顿力学加上麦克斯韦电磁学,身边的一切物理现象等于是都被理解了。这绝对是英雄的壮举。
但是这个成就里边有一个危机。
那麦克斯韦方程组解出来的光速是相对于谁呢?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答案。
老百姓的直觉是,光速肯定是相对于光源的。你打开手电筒射出去一束光,那这个光速肯定是相对于手电筒啊 —— 但是这个说法很快就被物理学家给否定了。
宇宙中有一种“双星系统”,就是两个临近的恒星互相绕着对方旋转,谁也离不开谁。从我们这里观察,就总有一颗恒星在向着我们运动,另外一个恒星向着我们相反的方向运动 ——
可是天文学家观测了各种双星系统,从来都没有看到任何延迟。两个恒星的光速始终都是一样的!
这说明光速跟光源的速度无关。物理学家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因为电磁波本来就是脱离最早产生它的电荷和电流而独立存在。波,毕竟不是射出去的箭。
物理学家设想,光其实是遍布宇宙空间的某种介质的波动,而光速就是相对于这个介质的速度……可是当时的人万万没想到,这个解释的问题更大。
好,水波是相对于水面的运动,声波是相对于空气的运动 —— 那既然光作为电磁波也是一种波动,它就也应该是相对于某种介质的运动,对吧?
这个假想中的介质,就被称为“以太”。
那以太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物理学家可以推算它的性质。
首先,既然我们能看到来自宇宙各处的星光,以太就必须遍布整个宇宙空间,无处不在。
其次,以太肯定是一种非常稀疏的物质。这是因为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各种东西都是该怎么运动就怎么运动,以太不构成障碍。
但同时以太又必须得是一种很坚硬的东西。这是因为物理学家早就知道,波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坚硬程度有关:介质越硬,波速就越快,比如声波在水里的速度就比在空气里快。
又很稀疏,又很坚硬,以太这个东西不是太奇怪了吗?
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以太真的存在,那物理学家关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没有区别”这个信念,可就错了。我们完全可以说“相对于以太的静止”就是绝对的静止,它跟运动有本质的区别。
咱们还是回到那艘豪华游轮上。你做力学实验的确无法判断船是在运动还是静止,但是现在你可以做一个电磁学实验!你打开手电筒制造一段光线,然后你测量一下它的速度。只要船在相对于以太运动,你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方向,正好是船运动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光速比其他方向要慢一些!那只要你能找到一个光速变慢的方向,不就证明船是在运动了吗?
我们的地球就是这艘船。既然地球在公转,它就肯定是在运动。那如果以太存在,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一个让光速或者稍微变大、或者稍微变小的方向,对吧?
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发明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测量光速变化的方法。他把一束光分成两束,在垂直的两个方向前进,走过同样的距离,经过镜子反射之后再回来。如果光速在两个方向上是一样的,两束光就会形成一个完美的干涉条纹。但是只要这两束光的速度有一点点不一样,这个干涉条纹也会被破坏。这个装置足以发现极其微小的速度差异,现代人发现引力波的实验装置也是用了这个原理。
这就是发生在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实验结果是地球上的光速在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样的。
这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以太。
这也就是说光根本不需要介质,就能在空间传播。
这也就是说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还真是没有本质区别。
但这也就是说,物理学家还是不知道光速到底是相对于谁的。
1887年,全体物理学家都陷入了困惑。他们还得再等18年才能知道答案。而提供答案的人,现在才只有8岁。
1900年。排前三名的学生都得到了正式的教职,从此就是职业科学家。而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却不得不为生计奔忙。两人又有了孩子,爱因斯坦为了养家糊口还去给人当了一阵家庭教师,后来好不容易在专利局找到了一个低级的工作。这就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之前的生活状况。
爱因斯坦16岁就写了第一篇物理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是……《磁场里以太的状态的研究》。他就问了一个问题,说如果我以光速在运动,那我看到的光,会是什么样的呢?难道光会是静止不动的吗?
当时爱因斯坦就说,他认为不会是那样 —— 他说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不管我是什么速度,我做实验弄出光波来,光波还是会以光速在运动。
现在我们一般把1905年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物理学家们还专门组织活动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的一百周年 —— 别的名人都是纪念诞辰或者逝世多少周年,而爱因斯坦应该按照奇迹年纪念。
伯尔尼瑞士专利局的助理鉴定员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发表了六篇物理学论文。其中四篇,用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说,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 —— 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 —— 的三大革命。
1905年6月9日,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当时物理学家认为光是一种连续的波动,而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里针对“光电效应”这个现象,提出一个解释,说光的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一份儿一份儿的 —— 是“量子”化的。这篇论文开启了量子力学。
7月18日,爱因斯坦发表《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解释了布朗运动。人们一直都在猜测世间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但是因为分子原子的尺度太小,显微镜根本看不到,一直没有直接的证据。而在将近80年前,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一直在做永不停息的不规则的运动。爱因斯坦这篇论文说,花粉之所以会动,那是水分子的热运动在不停地推它的结果 —— 而且他能据此准确计算水分子的性质。这篇论文是人类第一次实锤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
9月26日,爱因斯坦发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这篇论文就是狭义相对论。
11月21日,爱因斯坦发表《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这篇论文用狭义相对论推导出现在尽人皆知的公式 —— E = mc^2,并据此说明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儿。
这些论文实在太革命,它们刚出来的时候都让物理学家有点儿懵。但是短短几年之后,就获得了实验上的证实,并且被普遍接受。到1921年,讲光电效应的那篇论文还得了一个小奖,叫“诺贝尔奖”。
我有时候就想,如果把一个现代物理学家穿越到1905年去,他敢不敢用这个速度发表那些论文,敢不敢一个人独占这么多革命的荣誉 —— 我觉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没错,爱因斯坦是专门来改变世界的。
麦克斯韦电动力学解出来的光速,到底是相对于谁的。实验证明光速与光源的速度无关,而以太不存在,地球上哪个方向的光速都一样。那这件事儿你到底怎么面对。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论文题目叫做《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直接说的就是光速危机。爱因斯坦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拨云见日的断言 ——
一切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坐标系下,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句号。
这句话叫做“相对性原理”。它是伽利略相对论的推广。伽利略说*力学*在一切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的坐标系中是一样的,而爱因斯坦现在说不用非得是力学,一切物理定律 —— 包括电动力学 —— 都是一样的。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你是站在地面静止不动,还是在飞奔的高铁上,还是在以接近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上,当你看到一束光的时候,这束光的速度永远都是 c。
那怎么会是这样呢?难道不同坐标系下的速度不应该叠加吗?难道我迎着光走的时候光速相对于我不应该更快一点吗?
爱因斯坦说,不是。不是光有问题,是你的时空观有问题。
3.时间的膨胀
只要你坚信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狭义相对论的各个结论就都可以用数学推导出来。
咱们现在来做一个思想实验,看看真实时空的一个小秘密。
下面这张图中是个长条形的盒子。盒子的一端(A)有一个发射装置,它可以在垂直方向发射一个光脉冲,另外一端(B)是一面镜子。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光从盒子的一端出来,到达镜子,然后再反射回来,这么一个过程。
为此,我们首先要定义两个“事件”。在相对论里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但是事件是绝对的,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发生就是没发生。
我们把光离开盒子的发射端这件事儿称为“事件1”,把光经过镜子反射之后又回到这个地方,称为“事件2”。我们假设盒子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是 L。
好。现在请问,事件1跟事件2这两件事之间,间隔了多长时间呢?
如果你跟盒子是在同一个坐标系内 —— 也就是说,盒子相对于你是静止的 —— 那么答案非常简单,小学生都会算:光走的路线是两倍的 L,而光速是 c,所以时间是 Δt = 2 L/c.
但是,如果你跟盒子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答案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假设你站在地面不动,而盒子相对于你,以速度 v 在水平的方向上有一个运动,如下图 ——
斜边总是比直角边长,D > L,所以 Δt' > Δt。也就是说,地上的旁观者看到两事件的间隔要长,跟随盒子运动的人经历两事件可能只要10年的时间时,地上的旁观者经历两事件的时间却可能需要30年。所以,相同的两事件间,运动的物体经历的时间要地球上短,少,也就是说,相比地球上的时间变慢了。而地球上的时间相比运动的飞船上的时间变快了(以运动的飞船上的时间为标准时间,无论是飞船上还是地面上,时间的间隔变化快慢却是一样的)。
1941年,物理学家拿μ子验证了相对论。华盛顿山的高度大约是2公里。这些0.994c 的μ子从山顶到达山底大约需要走6.7微秒。如果这些高速μ子的半衰期跟静止μ子一样,那么这6.7微秒可是好几个半衰期,山底收集到的μ子数应该是山顶的 8.5 分之一。实验结果,山底收集到的μ子数是山顶的 1.3 分之一。这些μ子真的通过高速运动保持了青春 —— 这正是相对论预言的结果,数值丝毫不差。
1979年物理学家又做了一次实验,他们用欧洲核子中心的粒子加速器把μ子加速到了0.9994c,结果这些μ子的平均寿命就被延长了29.3倍!
相对论不但正确,而且非常精确。
如果永远不联系,你在飞船的生活跟我在地面的生活就没有任何区别。可是一旦要联系,咱俩的数字就非常不一样。而所有这些不一样,又恰恰是因为光速在所有坐标系下都一样。
相对论是如此地让人不好接受,却又是如此的简单。
跟时间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效应是“长度收缩”。
飞船开始出发和飞船到达目的地的两事件中,由于在我们看来还是在他看来,飞船相对于这段距离的飞行速度可是一样的,所以,当乘以不同的时间间隔,就造成了运动的飞船所经历的路程变短(相比地面的看到的路程)。我们还是说宇航员。同样是一段距离,我们在地面看他应该飞25年才能到,在他自己看来,飞15年就到了。而且请注意,不管
那么这就意味着,宇航员看到的这个距离,比我们看到的要短。
所以,长度是个相对的概念。一个物体的长度在相对于它静止的坐标系中是最大的,如果你跟它有一个相对的运动,你会觉得它比静止的时候短一些。这就是长度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