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慕名看了一本书,是大名鼎鼎的罗辑思维写的。
真好,我是奔着缓解我的“知识焦虑”去的,结果看了前两章,我的知识焦虑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重了。
首先要再次强调,我只读完了前两章,也许全本读完以后我能正确审视自己,找到良方。治好自己的焦虑,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不一定呢。
知识焦虑从何而来?
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的是海量的信息,大家都想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信息,学得更快,拥有信息优势,一旦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焦虑就产生了。
就像这本书的前两章,我一看,妈也,牛顿居然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可见我缺乏历史常识,经济学居然可以与生活中一些毫不相干的小事联系起来,唉,我竟没有经济学思维。
我的负罪感油然而生,恨不能拉自己去抽几个鞭子,摇着自己的脑壳叫自己警醒:“快去学新知吧,你又跟不上时代啦”
你有没有知识囤积癖?
喜欢收藏的我们首先必须要明白,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例如你看到一篇将拖延症的文章,把它收藏起来,这其实是在收集数据,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也就掌握了一些相关信息,而你按照这篇文章介绍的方法从生活习惯、思维、效率等方面来改造自己,才叫掌握了知识。
而大部分人总觉得只要做放进收藏夹这个动作,就是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了。
打开你的收藏夹看看,有多少只是数据?
不要忘记自己的需求
我曾经迷信过思维导图。学了一样新东西,感觉看世界都不一样了。
我打开一本书,先把目录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还要考虑如何美化它,使这张图看起来更加舒服,配色排版更有艺术性,然而电脑不是那么方便。还想着要不要去学手绘,把自己的导图画得更漂亮。
然而为什么放弃了呢?
我发现我太过于关注形式了,变成为了做一张思维导图而读书,总是关注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什么的,最后图是做完了,书里讲了些啥倒是没有注意。
思维导图的本质难道不是一种工具吗?
它是为了帮助我厘清书里的脉络,更好的去读书的,而决不能是为了做一张图为目的。
人是人,不是电脑,即使博闻强记,把信息背得滚瓜烂熟,也只不过是一个人形复读机,会说人话的鹦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