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立身之道》

【立身之道】


■在儒家看来,人能直立则有别于动物,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具备“人”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有别于禽兽,所以儒家很强调人“何以立”的问题。把“立身”说得再简单一点儿:你是人,凭什么?

﹢﹢﹢﹢﹢﹢


■立身之道也被称为“安身立命之道”,儒家“三不朽”是这方面的典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指事功业绩,“立言”指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当然,无论“立德、立功,立言”,看似都是在追求“身后之名”“不朽之名”,其实,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超越物质欲求的独特形式;

﹢﹢﹢﹢﹢﹢


■“立身”为整个中国文化所关注。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原讲:“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司马迁云:“立名者,行之极也”;宋人郑耕老言: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


■一个人的所有优良的品质,如忠诚,守信,仁义,友爱等等,汇总起来成为“德行”,按照“木桶理论”,任何一种品质有短板,都会成为德行的缺失。而各种品德,有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孝经》上讲的:“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众德之根本。立身,当从行孝开始;

﹢﹢﹢﹢﹢﹢﹢


■《孝经》云:“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立身是一生的大问题,要盖棺定论。曾子临终前把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才知道我的身体不再会受到损伤了”;

﹢﹢﹢﹢﹢﹢


■二十世纪初,常州府中学名师荟萃,体育教师刘伯能上课,喊立正,即曰:“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为立正!”遇烈日或阵雨,即曰:“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国学大师钱穆赞叹地说:“此乃人生立身之大训也”。

﹢﹢﹢﹢﹢﹢

【天心高鉴  志在圣贤 传播国学 感恩有您】

  8-16-2017 先兴·长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
    授米阅读 5,005评论 0 2
  • 文/qiayehome
    Qiayehome阅读 2,900评论 1 1
  • 艺术只是法门之一,也有高低阶梯之分,比如见自己,见天地,见芸芸众生。但上下求索的方向只有一个,没有不二捷径。 伯格...
    摄影师柳丁阅读 903评论 0 1
  • 1. 十年前 他而立之年,成熟稳重,知识渊博,英俊潇洒,事业正在上坡中,成为很多美眉眼光的焦点。 她芳龄二六,明眸...
    简单的蜗牛阅读 2,79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