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用“汪国真”《我喜欢出发》的重新出发精神,去解读费曼终极读书法,我觉得再没有比这个更贴切和形象了。任何书籍和文章,即使再简单,都会存在不懂和费解。有些文章,速读一遍,也许早已了解了大概,如弃之一边,时间久了,便被遗忘,被尘封;如用费曼阅读法,重新开始,或许可以读到里面不一样的风景。
费曼终极读书法,强调重新开始,哪卡住了,回到第一页,重头再来。一遍,两遍,甚至N遍的重新开始。这种看似笨的阅读方法,特别适用深奥的书籍和难以理解的文章,笨鸟的无处次先飞,终能突破天际,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
每一次的重新出发,重新开始,重新阅读,真的可以在书中见到大山、大海、大漠和森林。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可是,我们的人生,真的有问过志向和意志了吗?真的不存留遗憾了吗?回首过往,满意与否,也只代表过去;也许,我们早已经见到了大山、大海还有大漠和森林;可曾想过,大山外也许住着神仙,大海外可能有着龙王, 大漠外大概会蹦出个孙悟空,森林深处或许还有一群精灵,难道,我们不想亲自去看看吗?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重新来过,意味着这些坎坷、浪涛、风沙和猛兽的叠加,不绕道,直面迎接,挑战挫折与困难。每一次的磨难,勇敢正视,然后一次次接受,又一次次重定义重站起,终有乘风破浪时,而待到那时,遗憾便会少了些。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所以我更有资格去重新开始,卡顿了,特别正常,谁的阅读不会被卡,又有谁的人生永远都会顺畅?那些已经读透的内容,那些已经收获的成功,都全停留在昨天。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其实也完全不一样了,过往的山青水秀风再温柔,不想特别去流连,因为不想被绊住双脚和未来。今天的我,从时间流角度来说,我老了一天,但从重新开始的心态定义,我逆生长了。平静一旦被打破之后,一遍遍的整装待发,那种箭离弦畜势待发所创造的力,可以获得更远的射程。
我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可是,有太多人喜欢躺在舒适区,即使这个避风港早已千疮百孔,却视而不见。一遍读完,即使结束什么都不懂;一次过完人生,无论好的坏的,最终只能在那自欺欺人。
可我不想那样,费曼教会了我一种重新的哲理。哪卡了哪开始,哪顿了哪出发,屡次的重新,最终可以折射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如同钻石般璀璨与耀眼。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满;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那些曾经的,那些过往的,让它们好好留在记忆深处的格子间;费曼阅读精神,重新开始,重新出发,未来可期,即使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至少,脚步丈量过世界,心,便也更广更宽了。
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