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令人印象深刻,它就是陌上尘的《深爱的人》。
文章从作者亲眼所见、所闻、所感方面,来记述为伴一路的企业家、作家蒋坤元先生做过的事情,及给大家带来的切身感受,表现出对蒋老师人格的高度肯定与热情的赞颂。
关于蒋坤元老师,此前,通过读其他人的文字,了解了蒋老师四十岁创业之艰难,笔耕不辍三十余载,至今写下了三十一部大作。
他家庭美满,教子有方,儿子学有所成,蒋老师把公司重任一步步交托儿子。他不仅是苏州成功的企业家,作家,还是平凡亲切体贴人意的文友。
他信佛,也常见他参加佛法活动的文字。蒋老师虔诚信仰佛法,我认为,佛法已被他奉心中,并将其化为了行动。
你看,他们文友相邀一起到安徽合肥游学。在短短的两天相聚相伴中,作者亲身感受到了蒋老师的随和,善意,亲和,体贴。我也从文字中读到了蒋老师已将佛心禅意,化成了自己的行动。
作者及同伴刚刚与蒋老师碰面,因为早闻蒋老师的大名,所以心理有些拘谨,这很正常。
而蒋老师一见面就与之亲切地握手,说作者的文字像他喜欢的作家莫小米的文字,一下子拉近了他与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令人对蒋老师有种亲切感。
自然的,作者刚刚还在紧张的心情给缓解了不止一点点。
然后,蒋老师料到他们一路赶来肯定会饿,就为刚刚碰头的他们,买做就的汉堡、炸鸡,并贴心地提醒他们趁热吃。这地地道道的待人接物方式,令人如沐春风,感觉出见到蒋老师犹如见到亲人般的感觉,温馨溢满心房。
还有,蒋老师一路肩扛、手拎重重的给文友的大包的见面礼,为了不给他人增添负担,亲自带着,硬是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此时,我感觉到蒋老师既是热情如火的他们的长辈、师长,又是不肯接受别人帮助,有点顽固的文友一个。
其实包里面带的这些,都是他为将要相聚合肥的文友们的见面礼。比如,有为小沫带的苏州纸伞,带给大家的苏州特产、零食,自己的作品。
虽然蒋老师没有讲明佛法普度众生,但处处可见蒋老师是把佛放在心上的,佛度众生,佛爱众生。在蒋老师那里,已把佛法对众生的慈爱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体现得是如此的具体。
他是真真儿信佛的人,他把佛法履行到了行动之中,他又是平凡的,就在我们身边,然而,他又是不平凡的。他的不平凡就在于,每每相聚,他记得每个人的喜好,付出一般人都会计较的金钱。
蒋老师对于金钱的淡泊与不计较,在这一方面,他就能超过许多许多的人。对于作为企业家、作家的他来讲,这是非常非常地难能可贵的。
他为了不让其他人花钱,特意把自己不易赚来的现金,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比如,知道大家喜欢吃龙虾,就当晚请大家吃夜宵龙虾。头一天就开始筹划自己第二天要请客吃午餐,同大家一起吃雪糕,分发特产与零食,最后还给大家合肥纪念品牛轧糖等。
以上,无不体现出蒋老师对众生的博爱,宽阔的胸襟,不凡的气度。他拿出最好的东西和诚心来满足众人的口腹,心理,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十分地妥帖。令人感动他带来的博爱,暖意,格局。这时候,读者也能从他身上感受到蒋坤元老师身上那超脱的佛家禅心,禅意。
另外,他身上也还表现出来孩子般的纯真,易于满足,比如,同大家一起吃雪糕,在安徽青年报社门前留念。
他还是慈善家,他资助贫瘠地区物资,资助贫困学校。他身上体现着一个企业家的良心与责任担当。
他的身上无不体现着佛心,禅意,因为他把佛心奉于心间,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蒋老师,您成为了慈悲的代言,禅意的外在表现。
蒋坤元老师,您是平凡又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