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 九月二十八日
自从我家小毛头开始学说话,家里又填了新乐趣。
从前我如何也想象不出一个宝宝学说话的劲头儿能有多大,直到我家小毛头大约从13个月大起开始蹦出像样儿的单词,我算领教了宝宝的学习劲头儿。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宝宝就开始练习学过的单词,到晚上睡觉前一定把当天学过的从头到尾地都复习几遍才肯睡,甚至半夜醒来再睡的时候还要再练习一两个单词(说梦话的宝宝)。
从中文的单音节语素“马、猫、门、毛、二、对” 到双音节语素“妈妈、爸爸、阿门、袜子” ;从德语的“Danke, Nein, Ball, Bitte, Oma, Apfel.” 到英语的“Baby, No.” 三种语言加起来共18个词) 。
因为是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最多,自然会的中文也最多,其次是德语,因为爸爸只跟宝宝说德语,并且大环境使然。至于英文比较有趣,函和我说好了不教她英文,她自己看着学吧。
我发现几个很有趣的现象。
第一 宝宝首选对她来说简单的字说
比如,她最熟悉的是“妈妈-mama”,由此,她最先会说的是以声母“M”开头的单音节语素“马、猫、门” 。
汉语“谢谢”自然比德语“Danke”相对来说难发音,当然大多外出时我们说“Danke” 的频率多于“谢谢”。 所以除了之前会说的“爸爸、妈妈、阿门”,她正式说的第一个字是“Danke”,且带有点头示意的动作相伴,让做父母的我们很是感恩。
宝宝喜欢吃苹果,而函说“Apfel”的频率一定没有我说“苹果”的频率高,但她选择说“Apfel”而不是“苹果”。 我想原因比较简单,对宝宝来说汉语的双音节语素“苹果”自然比德语的“Apfel” 复杂。
第二 在宝宝学说相同拼音、不同音调的两个不同单音节语素时,有时会混淆音调。
小毛头先学会说“猫-māo” ,发音非常准确。后来我常说“羊毛-máo” ,接着悲剧发生了,小毛头看到猫的时候,发音就变成了“猫-máo” (跟她老爸说的一样不标准)。直到现在,我已经懒得去纠正她了,反正我只能先保证我的发音标准。
幸运的是,她在说“妈妈”、“马”的时候,发音非常标准,没有混淆音调。
第三 宝宝喜欢盯着人的嘴型学发音
当我们外出,看见停在路边不同的车时,她会一一地指着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看着我,嘴里不停地说“嗯、嗯”。 当我重点说“车”的时候,她总会回头认真盯着我的嘴型看,然后在我重复至少六、七遍“chē” 之后,她才满意地点点头,把头回过去。在家里读书时也是一样,小小的她坐在我的腿上并倚靠在我身上,我们每看一个图,说一个字或者词时,她都认着地回过头来,盯着我的嘴型看,然后自己的嘴唇还做模仿状,至于宝宝有一天是怎么发出正确的读音来,我真的觉得是上帝太奇妙!
第四 宝宝能听懂相当多的话,尽管还不能说很多
我们喜欢玩儿两个游戏,一个是指五官、手和脚。当我们讲圣经故事大卫和歌利亚,大卫用机弦将石子击中歌利亚的额,歌利亚就仆倒......(撒母耳记上17)。我用指五官、手和脚来给她解释歌利亚“仆倒”的动作变化。一开始歌利亚的“眼睛”是睁开的,仆倒后“眼睛”闭上了, 歌利亚的“手”仆倒后是投降状......有趣的是,每次当我们翻到这一页,还没开始讲故事,宝宝已经伸出小手,伸直小脚了。
另一个游戏是边走边学动物叫,我们走路时,最常见的小动物就是狗,这时,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宝宝学小狗叫“旺旺”, 妈妈就说“狗”, 然后妈妈说“牛”, 宝宝学牛叫“哞”, 妈妈学猫叫“喵”, 宝宝就说“猫-máo” ,妈妈学马叫, 宝宝就说“mǎ”。然后再来一遍,妈妈说“狗”,宝宝学小狗叫“旺旺”...... 乐此不疲的娘俩儿。
妈妈由衷地感叹十五个月大的宝宝学习劲头儿真是足啊!
-------------------------------------
二零一五年 九月三十日完成 感觉有些东西真是要抓紧记录,否则要么记不清楚,要么就没心境来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