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片子让一个已经看完两天的人依然保持着丰盈的吐槽欲,几百字,几千字!
即使郭敬明也难以做到,但张一白。
你!做!到!了!
从《匆匆那年》开始,张一白那化神奇为腐朽能力就初现端倪,在持之以恒努力之下,实在恭喜,张一白已成功的晋升为中老年臃肿版郭敬明。
9月30日的下午,已戴上日抛隐形的我准备赴约,但约会模式因为约会对象缺席的原因而启动失败。
为了不要浪费这白花花银子的日抛,近视的我决定去看个电影。扫了下朋友圈,张++和张一白的《从你全世界路过》起码看到五个人提及,三个人一致认为的烂!嗯?能烂的过《匆匆那年》嘛?
事实证明我错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张一白正往烂片的珠穆朗玛峰攀登着,拦都拦不住。
晚上九点半的场次,除了最前的一排,其他都满座。
刚开场时,小岳岳扮演的猪头就以他那特有面肌表情来唤起大家笑声,再加上邓超一贯的装疯卖傻,全场的笑声此起彼伏。
猪头为了赚更多的钱穿上了粉色的芭蕾舞鞋教孩子跳芭蕾。
请告诉我,这心该有多大的家长才会把孩子送过去跳啊!又是什么样的老板会聘请这样一位芭蕾舞老师!
陈末死皮赖脸的蹭着小容,那无赖的语言,同事跟着热闹起来。现实中身边要有这样的同事,那早就在我的同事是极品上阿特了几百遍了吧!
女生穿上警服就随便撩汉了,小强盗们也好可怜串了好几次场就是为了要捅死杨洋还特意去偷个钱包,然后呼唤出一大帮兄弟。
陈末开着车幺鸡前面在前面走着,幺鸡回头竭斯底里的那一瞬间让我以为我回到两年前小时代的片场。
其实电影开始时就借陈末的嘴预告了这部电影的核心: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
张嘉佳的故事里太多都是傻逼兮兮为自由和初恋怒发冲冠闯天涯的都市童话,借着底层文艺青年的嘴说世间美好的爱情,但张++有一种巧劲,通过文字的滤镜使得看上去似乎很美。
但若搬到电影里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特别在细节情感的处理,电影里一下子选择了四种爱情,结果哪种都让感觉奇奇怪怪,尝遍荤腥却不知肉味。
电影对小说语录的照搬,就这样突兀的念出来,特别有些句子早在网络上已热过一阵了,更让人觉得搞笑。
特别是荔枝和十三这被另行“篡改”的结局,特意营造的悲剧美?
我只感觉一种诡异的奇怪,还有我的智商受辱。
路过你的全世界,应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慰籍。但电影里所有人都特么脸谱化和平面化,一切的情感都好像是机器摆设出来的,为了能演下去所以我愤怒我快乐,不是真实的。这也充分反映大部分热门国产电影的智商与作风。过度的解读,强行的抒情让一个心灵鸡汤的爱情故事成了一个极度无病呻吟刻意而为之大杂烩。我孤独了,我又孤独了,我们动不动又又又孤独了。我想借用我小学语文老师那摇着着脑袋表情感叹一句:简直是五马分尸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不知所云。
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比借着爱情之名自私任性还觉得自个儿特伟大的直男更恶心的生物了,当陈末撞向小容的车,一副为了爱情我多么奉献的伟大情怀。当陈末又跑到稻城等荔枝时,又一副为了爱情我多么奉献的伟大情怀不好意思,当我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就像经历了一场小型的地震,方圆五厘米都在颤。
实在不想写下去了,这部电影实在无法让人再浪费笔墨了。
张一白,不知道是吸毒吸多了还是肥肉压迫的智商没有余地可放所以导致一白出品,必属烂片。
拍烂片的人那么多,他从来不反省,还把这种事情做得理直气壮。
让人憎恨不仅仅是他智商不足频出烂片,而是他是对观众的玩弄。
一个有观众基础的IP,几个有人气基础的明星,后期再宣传上面花点功夫,一切好像就差不多了。
山城很美,但只看到那似美图秀秀曝光过度画面,下雨天,晴天,亚丁,统一的色调。
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筹划到上映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典型的快餐电影。各个城市的巡演赚足了噱头。真的是足以证明了忽悠资金的能力啊。
前几天看毒舌电影评《葫芦娃7个》又名《爵迹》中说道电影的本质是情感上的共鸣,而在烂片里你感受不到那种因生活而生的真实的情感,每一个人物都像涂脂抹粉的假人,为了哭而哭,为了笑而笑,没有情绪情感的交流,只是为了快感而快感,只有强度和速度的性交。
ps:我也知道,我吐槽的欢,但让我写让我拍,我甚至都不如他们。
但既然作为一个导演,一个编剧,你们就该有点责任心,对观众负责,对作品负责,对自己智商负责。
ps2:《从你全世界路过》希望张一白那些的圈钱导演只是路过,可能他们路过得会久一点,但只是路过而已,不希望终有一天上演一部真实的《在我们的电影院迷失》,虽然现在电影院里让我们已经很难有选择了。
对了,亲爱的朋友,我的真诚忠告,以后再在电影院看到“张一白”这三个字,绕道走,别回头,答应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