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道德偏好与饮食偏好
这也是告子和孟子争论的一个话题。
讨论道德偏好和饮食偏好,本质上就是讨论义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孟子一如既往地信任人是向善的,自然义也是和仁在一起的,在人的身体中,仁义一体。但是告子是从来不会这么认为的。他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他认为“仁内义外‘’,仁在人的内心中,控制着人的仁德。而义在外面,控制人的道义。
这就是孟子和告子的争端。
但是“道德偏好”和“饮食偏好”两者,又被告子拿出来比较。他运用了类比论证。既然饮食偏好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人的口味是会发生改变的。那么人的道德偏好也是会发生改变的,也是会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那么人的道德偏好也是在外的,道德偏好就是义,那么义就是外在的。”
孟子听完告子的一番理论。不由得轻笑几声:“关于这个大问题,我们先从三个小问题入手来讨论。”
一、饮食偏好取决于什么?道德偏好取决于什么?
“饮食偏好”通俗来讲就是口味,每个人的口味,想必也是不同的。但是按照不一样的标准来说,却都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只会偏向于吃他认为的美味的食物,而不是难吃的食物。所以“饮食偏好”就取决于人们心中的对于“美味”的认知标准。
但是“道德标准”和“饮食标准”相比起来,就不是同一个层次了。一个人对于道德的标准,就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层次。比如说,一个人会偏向于去做符合内心道德的事情,但是他不一定不会做符合道德的事情。哪怕他深知那些事情不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仍然会违背内心的道德律。而且在大部分人身上,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
这就和“饮食偏好”有了很大的差别。只听说过一个人由于内心的苦衷,违背道德律去做什么事情,却从未听说过一个人由于内心的苦,违背饮食偏好去吃什么东西。
“饮食偏好”取决于人的对“美味”的认知。“道德偏好”则取决于人对于良知的认知。
二、饮食偏好同道德偏好一样吗?
想必是不一样的。
“饮食偏好”最多只是人的口味,是外在的一个东西。“道德偏好”代表的不只是人内心的道德律,还有那个人内心的良知标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君子?还是一个小人?根据他的“道德偏好”就可以判断出来。
“道德偏好”代表的就是人的仁和义。
告子如果这么说:“既然饮食偏好由客观外在环境决定,那我们的道德也是外在的,是由环境和时代决定的。比如以前说,女子“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但是现在,了不起的女子可是大有人在,由此可以知道。”
孟子便会说了:“偷换概念了,老兄。饮食偏好由外在环境决定,说明了人的口味是外在的。但道德不一样,人可以自我决定自己的口味,人却不能决定道德。口味是小我。道德是大我,是公众。两者是没法比较的。”
三、道德法则和道德心是一样的吗?
肯定是不一样的。道德法则是什么?是人们立下来的规矩。不一定是书面上的,也可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也不一定是公众的,也可能是人们心中自己的约束。何谓“慎独”?就是君子们在旁人面前端方雅正,而自己一个人居处的时候,也仍遵寻着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
道德心又是什么?和道德准则不一样。不是一种法则,而是一颗活泼泼的心,他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道德心的范围更广一些,道德准则存在道德心之中。
道德心,需要一个人一生的努力。
无论是道德心,还是道德法则,都遵循于道德这一个根本。道德心和道德法则都不是外在的,他们都存在于人的心中,心,便是内在的,道德是外人要求不来的。一个人必须从内心中深刻的领悟到这一根本,才会发觉“道德”是多么重要。
这是一个人能立于世的根本,也是善心之所以存在的良知。一个人缺少了道德,缺少了善心,缺少了良知,他的心就不完整了。他也就成为了一个残缺的人。
所以,道德心和道德法则都是必要的。
回答完了三个小问题,孟子回到了这个大问题上:“‘义’是在外的还是在内?”
“当然是在内的了”孟子道:“回答完了三个小问题。你难道没有发现‘仁’‘义’是一体的吗?一个人如果缺少了仁心,他又怎么会有义心?如果抛却这一点不谈,道德心,道德法则组成为‘义’,如果一个人能称为人,‘义’就是在人的心中,和人心永远不能分离。”
从“饮食偏好”和“道德偏好”上起点,孟子类比了一些例子,证明了两者的不同。最后也通过“道德心和道德法则的不同。”证明了“义在内,仁义一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