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化产业布局,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互联网时代,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平台,改变产销信息不对等、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用电商平台连接农田和农场,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依托以“数字大脑”为代表的各类乡村产业特色云平台的开发运用,最大限度地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民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乡村要振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是重要内容。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弘扬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增强农民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提高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能够为乡村经济注入不竭动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俗,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反弹,迫切需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乡村要振兴,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呵护自然、善待生态,坚持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绿色转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环境,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乡村产业兴旺,不能以牺牲环境、透支资源为代价,农民生活富裕,应该形成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尊重村庄肌理、保留乡村风貌,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传统民居、不砍老树、不盖高楼,让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繁华的城市,也需要繁荣的农村。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让“看得见山,望得见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社会主义美好画卷上不可或缺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