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支教的村子发生了一场地震。
最严重地区是隔壁村,离我们上水村四五公里的阳华村。
即便如此,余震也波及到了村子里,许多户人家本就摇摇欲坠的房子塌了,家里终于不用想着温饱问题了,以后都不会有了。
班上也有几个孩子第二天没来上学,村长佝偻着背,在村子里忙忙碌碌,早上借走了我的自行车,我是步行到学校的。
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间匆匆盖起来的院子,里面有四个房间,总共三位负责教书的老师,只有我是外地来的,其他两位都是本地人,都四十多岁了,很照顾我,也很感谢我愿意来他们村子教书。
我们由于年龄差距太大,我又刚来半年,教的东西新鲜又少见,学生们一直跟不上我的教学进度,我为此烦恼了很长时间。
虽说是教学,但我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毕竟我只是上司和他女儿的一步棋子,我家没权没势,在大城市里被人拿捏,在小村子里也没有太多发言权,年轻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
地震对我们村子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这里的村民生活质量不均衡,有人住小三层楼的大房子,也有人住家徒四壁的茅草顶屋,我比较幸运,跟着两位老教师住在不远处的员工宿舍,宿舍是一个小院子,只有三间房,两位老教师是夫妻,他们住一间,腾出来一间房子当杂货铺子,赚点零花钱养活自己。
男老师姓李,教算数和负责课外活动,以及手工课,是杂货铺的老板。
女老师姓伍,教语文和劳动课,平时会教大家怎么做家务,做饭之类的生活上的事情。
大家都是靠着村长带回来的教材,自己摸索,然后教给学生,有时候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只要大家能学到东西就好。
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我连自己的日记都能跑题,我果然不太适合办与文字的事情,我今天本来是要记录地震的影响。
由于地震加上余震,导致村里多处地方倒塌,唯一一条进出村子的路,也由于山体滑坡隔绝了路段,村长可能就是在忙着招呼人去清理道路。
李老师和伍老师也去帮忙了,早晨随着村长一起走了,走之前敲了我房间的门,让我今天自己去学校。
上课铃声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全校三十多个学生整整齐齐的坐在凳自己的子上,围着一个有些上了年头的红木桌子,这是学校唯一一张桌子,也是最有价值的桌子,村子里的大小宴会喜丧事,它必在场,一场不落。
即便一天连办几场,也会在其中辗转几次,最后才会回到这里。
大家都不说话,看着我坐在讲台上写日记,我站起来敲了敲黑板,说出了今天的上课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在危险环境下自保……”
孩子们从来没听过这些,我也从来都不知道在这个地方,有很多人死于大雪压塌房屋,也有很多人死于夏季炎热的高温,中暑脱水而亡。
他们听的津津有味,我讲的也越来越起劲,把我之前一些所见的趣事都说给这些孩子听,由着他们问东问西,眼里渐渐有了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
如果每天的教学进度都能维持今天的水平就好了,在这个网络落后,信息闭塞的地方,人民似乎都扭着一股劲儿,不愿意放弃,坚守着自己的家,守望相助,大家共同面对接下来的每一天。
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做这个村子未来栋梁的引路人,可能支教的意义就在于此吧,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引导,而不是只一味教学。
给我今天的日记起名今日无事,算是我的一种愿望,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在同样充满希望的日子里,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即便发生再大的困难,也要相信人定胜天,今日无事,也算是个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