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起王国维,唯一有印象的是他关于人生境界的观点,第一种境界“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的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虽然只是知道知道王国维关于境界的这个观点,也就很飘飘然,觉得你看我知道王国维,我知道他的《人间词话》,我还知道他关于人生三境界的观点,就很自得!
先生以为我喜欢,就特意买了一本《人间词话》放在我的床头,希望我能读一读。可是看到里面的文字这么难懂,我真的不愿意去读,觉得也没什么意思呀。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自己读不下去不是因为书没有意思,而是因为自己对词懂得太少了!
让我进一步了解王国维和他的《人间词话》的是另一个人和另一本书。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本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当时是出于一种非常功利的目的,当时我需要给别人讲诗词,需要对一些词做自己的评论,这时候我就想积累一些材料,看看叶嘉莹是怎么做诗词的“摆渡人”的。虽然是很功利的目的,但不影响我读的兴致,并且真的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深深的被吸引了,这个时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读了下来。
说了不怕别人笑话,在以前的时候,我总觉得诗和词是唐宋时期文学作品的两大巅峰,觉得它们有崇高的地位。可是在看了叶嘉莹的解读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词是小道,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被大家所认可,即使是在宋代词已经很成熟了,并且也承担了抒情言志的作用,能表达词人的志向和抱负了,但是,还是不被重视,甚至,有些词人都不肯把词放进他们的作品集里去。
就比如说苏轼。提到词又怎么能不提苏轼呢?苏轼的那些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心灵的滋润,他那种豁达乐观的态度,他那种对妻子的深情,他那种渴望做事的豪情,都在他的词里有所表达,他的词也成了我们一代一代传诵的经典。可是即使如此,苏轼在他的作品集也没有把词收录进去,而是只收录了他的诗和文章。还有陆游,他曾经把他的词收录在他的作品集,等晚年的时候他还非常的后悔,甚至说:我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写的这么一些歌词,居然还保存着,真是挺后悔。
这可能是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词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歌词罢了,在酒席之间,美女们唱着这些歌词,内容也不过是美女啊,爱情啊,这些东西怎么能传世呢?!所以这些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男人们,是不屑于保存这些东西的。
也确实是,在晚唐五代时期,词也确实是担当的这样的使命,它就是在娱乐游戏的时候,那些歌女们唱一唱,词人写这些词来作为一个助兴的节目而已。那时候诗才是正道和巅峰。
正是读叶嘉莹的《人间词话七讲》,对词有了更多了解,所以也才对词有了兴趣,我想继续读下去,做自己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