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说给孩子听(八)——温席让梨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古时候,有个叫黄香的人,9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他和爸爸两个相依为命,很孝顺。夏天,天气很热,他怕爸爸睡不好,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凉快了,再让爸爸睡。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他就先钻到被子里把被子捂暖了,再让爸爸睡。

对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长辈要孝敬,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应该去做的事。


注:从这里开始,《三字经》开始教小朋友学习的内容了。学习,从孝、悌开始。

黄香的故事载于《后汉书》,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出名就是因为他的孝顺,是个大孝子。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讲求孝道,兴科举之前,政府甚至将“孝”作为民间选拔人才的一大标准。可见,古人对孝道的重视。
为什么要讲孝呢?我们看到,动物界的繁衍,通常幼崽被养大后,便会离开,与养育它的母亲再不相干。而人不同。父母养育了子女二十年,等父母老了,子女便要赡养他们,这是最起码的。如果连这点感情也没有,就和动物差不多,不能称其为人了。

孔子说过,要行“仁”,就从身边的人事入手,所以,孝顺父母是达到“仁”的行为的最低起点。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是我们的佛菩萨,正是因为父母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修炼自己的恭敬心,提升自己的修养,有机会走向“仁”这条路啊!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四岁的时候,每次吃梨,他都挑小的吃,把大的让给哥哥。对哥哥尊敬友爱,是每个小朋友应该早早知道的事。


注:“弟”通“悌”tì,指尊敬兄长。

现在的情形是,只要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宝贝,基本上都是最好的给他吃,全家都紧着他。这么做的结果,小朋友习惯了自我中心,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小的时候就习惯了唯我独尊,又怎么可能希望他长大了会懂事,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善待他人呢?古人讲长幼有序,仔细思考下,是否真的只是糟粕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彩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习惯的变化,传统以人工服务为主的客服形态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多渠道的方向推进,...
    久科信息阅读 606评论 0 4
  • 落叶不时尚 虽然他它们不在乎
    小板栗_23f6阅读 162评论 0 0
  • 乐山乐水乐业,是广西海拔最高的乐业县提炼出的形象广告语,意喻着原穷山恶水的地方经历着岁月的洗礼,人们的创业和社会的...
    西娜阅读 302评论 0 0
  • 1.拖延症人人都有,学会接纳它 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是你明知这事情该干,但是你却一直拖着不干,拖着不干的同时,你的...
    如此且行阅读 412评论 0 1
  • 欲觅她心, 何须作情? 只是诚意又诚心! 今日不管风霜雨, 只祈春风有佳馨。 情真意切, 心心相印, 只为...
    明亮a阅读 276评论 1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