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的三把“钥匙”就是:读、写、背。
在这三个字前面加上一个字就是:多读、多写、多背。
昨天分享了我们的第一把钥匙——写,今天周一,我继续提醒孩子们完成创意短文两篇。虽然度过了一个周末,但是孩子们写作的热情不减。凡事开了头,便要坚持,坚持是成功的捷径。
今天分享我们的第二把钥匙——背。
背课文是件让孩子们头疼的事,却又是对语文学习帮助很大的事。怎么办?
需要老师来引导。
以前教初中的孩子,我的秘密武器就是背诵《长恨歌》。一首《长恨歌》让孩子们折服,我也被孩子们冠与“最强大脑”的称号。于是,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背诵并不可怕,只要长期坚持,再难再长的文章都是可以拿下的。
因为每次带新班我都是贯彻多背的宗旨,所以每届带的班级都形成了爱背书的习惯。孩子们大多数能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并且越背越有信心,越背越爱背。我的语文课代表,在我离开后的两年仍然坚持在寒暑假就把下学期要学习的语文课本内容全部背完,完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作为孩子的老师,很骄傲、很自豪!
是的,初中的孩子,我的要求是整本书全部背完。他们做到了,而且是在我不在身边,不再担任他们的老师的日子里也做到了!我的一句话,孩子贯彻了三年,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的呢?爱我19班的孩子们!
上学期毕业的六2班,我也是用《长恨歌》折服他们。孩子们做得很好,每篇课文都有背诵,而且有的孩子把课文背诵了两次。
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力不及初中阶段的孩子,六年级我只要求背诵所有课文中的勾划段落。有要求背诵的课文,按照背诵要求背诵;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由我来勾划背诵段落。
因为长期坚持,到后面都是孩子们主动要求我勾划背诵段落,因为他们背上瘾了!希望这个习惯他们上了初中能够继续坚持。
现在带四年级的孩子,我的计划是从课外背诵开始,不从课本开始。说实话,课外也有很多适合中段孩子的诵读篇章,而课本里的文章会让孩子们觉得是在完成任务。
而我的任务是首先让孩子觉得背诵很简单、诵读很好记。
看我给孩子们选的每日诵读篇章:
孩子朗读回顾:
1.孩子朗读《不快乐的想法》
蜗牛不快乐
埋怨自己每天背着
一栋又笨又重的房子
实在太累了
寄居蟹也不快乐
每天埋怨自己没有房子
一年到头忙着找房子换房子
实在太累了
寄居蟹羡慕蜗牛
有一栋那么大的房子
蜗牛也羡慕寄居蟹
常常可以换新房子
他们一直这样想,
我实在太累了
我很不快乐
2.孩子朗读:《霓虹》
朦胧彩霓虹 玲珑小聋童
聋童采柠檬 聋童不懵懂
3. 屠佚钦《春》
冬天
花园的一角
开着淡淡的小花一朵
仿佛小小的摇篮一架。
我想,
里面肯定躺着一个小娃娃,
她的名字叫春天。
4.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需要大树;
要种大树,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需要果实;
要有果实,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
这些文章,都是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诵读篇章,生动、活泼、有趣,孩子们朗朗上口,而且熟读三五遍以后便能熟读成诵。
每次我问:“背诵难不难啊?”
孩子们都轻松地说:“一点也不难。”
有个良好的开始,再慢慢引导他们背诵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孩子们祛除畏惧心理,树立信心,养成爱诵读的习惯。
PS:周一都是受难日,22:20到家,洗刷以后坐到电脑前已是22:37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这里,祝大家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