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个将领名叫熊廷弼,此人脾气不好,爱骂街。《明史》:“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替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制造战车、火器,浚壕缮城,干得不错。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军攻破辽阳,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因他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最终导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
广宁一失守,天启皇帝朱由校就抓了王化贞,撤了熊廷弼。天启二年四月,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人给熊廷弼、王化贞判了死刑。
朱由校那时候正一门心思研究木匠活儿,根本就不关心这事儿,判决书让魏忠贤去看。魏忠贤一看判决书,就知道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暗示熊廷弼和王化贞意思意思。王化贞立刻答应给钱,而且立刻就给了,而且投靠了魏忠贤。魏忠贤将王化贞改判为缓刑,王化贞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了。
熊廷弼一看王化贞判了缓刑,也让汪文言给魏忠贤传话,说愿意出四万两金子,请求改判缓刑。魏忠贤一看他给这么多钱,也给熊廷弼改判缓刑。可魏忠贤向熊廷弼要金子时,熊廷弼却一拖再拖,最后干脆说没钱了。
魏忠贤气坏了,心说熊廷弼这不是忽悠我吗?我非整死你不可!最后,冯铨和顾秉谦等人在讲筵上侍讲时,拿出《辽东传》在朱由校面前诬陷熊廷弼:“这是熊廷弼自己写的,是他想为自己开脱罪名。”魏忠贤在后面一拱火,朱由校就传旨杀掉熊廷弼。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被斩首,并将首级传示九边。御史梁梦环说廷弼侵盗军费十七万两,得抄家充作军费。于是,魏忠贤就抄熊廷弼家,家抄了还不够,又抄亲戚、本家的家,最后逼得熊廷弼长子熊兆珪自杀。
熊廷弼因为打了一次败仗下狱,因为没给魏忠贤四万金掉头,家被抄,儿子自杀,真是够惨的。
后来清朝修明史时,乾隆皇帝看了熊廷弼之事后,评论一针见血。乾隆帝说:“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抒诚效命。所奏诸疏。具见忠鲠。而其时主闇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转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乾隆的意思是,朱由校是个昏君,不的熊廷弼忠言,还把熊廷弼杀了,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