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难免犯错,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你的孩子经常犯错吗?你是怎么对待犯了错的孩子呢?孩子犯了错,一般的爸爸妈妈都会批评孩子,有的父母甚至动手,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父母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反抗心理,与父母对立。紧张的亲子关系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压抑更多的负面情绪,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激怒!这些孩子步入社会后常会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薄弱。成功和幸福对他来说都比别人更难!有些父母会说难道孩子犯错了还不能教育他吗?其实是许多父母走入了教育的误区,面对孩子犯错,我们需要有效的引导,而不是批评。
因为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焦点会放在孩子人身上,会不经意间攻击孩子的人格和身份,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摧毁孩子的自信。指导孩子就不同了,父母会把焦点放在和孩子相关的事情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会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孩子的成长特点决定了孩子不能被批评,孩子不同于成人,他们还没有健全的自我认识能力,父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降低自我认知。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尤其是在小时候,比如刚学吃饭的时候,经常会把菜撒在桌子上,把碗打翻,把餐具掉到地上。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现象。
0~6岁是孩子的印记时期,这个时候孩子会把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全部输入大脑。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他们不能区分‘我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和‘我不好’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一般会有这样的反应,如果我做了坏事那我就是坏人。或者我做的不够好那么我这个人就不够好。这样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所以七岁以前的孩子尤其不适合批评指责。而是要跳过批评直接给予指导。
0~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赞美中的孩子会自信快乐!在批评成长中的孩子会变得内向消极,尤其是辱骂孩子,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更为严重!当一个孩子被骂笨的时候,他可能会反击你说“不!我不笨!你才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潜意识里已经相信了这句话,因为孩子最相信的就是父母,尤其是在他小的时候。那是本能的无条件接纳,对孩子来说培养自信心,需要听到或者无意中父母对他的积极评价。
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有效引导呢?对于父母来说,指出孩子的错误远比指出孩子的优点容易的多。如果父母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一味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这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如果你想让孩子成长进步,你应该把焦点放在事情本身,和寻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孩子本身。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不小心碰翻了牛奶,妈妈看到后平静的说“我看到牛奶打翻了”,孩子就会意识到我打翻了牛奶,要擦干净才行。
再比如孩子洗手没有关水龙头,第一时间不是批评孩子不负责任‘水龙头又没有关’而是描述事实“我看到水龙头在哗哗流水”。孩子就会意识到‘哦!我忘记关了’,就马上去关了。
通常当孩子犯了错误,其实他们知道自己是错了的。从他那惊恐的眼神,和持续的沉默就能看出来,他们在自责。这时候父母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内心需求就能马上得到满足,接下来他们会愿意听从父母的。孩子也学会了如何面对错误,不是责备抱怨,而是更好的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以上描述的方法还是不够的,因为孩子有时候犯错是由于他还小,不懂,不会,造成的。这时候我们就要给出正确的方法和建议。
比如,孩子玩完了玩具,没有收拾。错误的做法是批评孩子说‘快把你的玩具收拾起来,以后还想不想玩了?’。而正确的做法是描述事情,并给出建议,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玩具还在地上,这样你的玩具会丢失或损坏哦!它们应该被收起来哟!”如此,孩子就会意识到玩完了玩具应该收起来才对。
这里给出指出孩子错误的三个正确方法:
一、指出错误看事情,对事不对人。这一点也是责备孩子时遵循的首要原则。怎么做呢?首先从语言内容上我们要使用陈述句。只描述看到的,比如刚刚上面说到的牛奶事件。其次从肢体的动作上,说话时我们将目光和焦点放在事情上,而不是人身上。我们可以用手指着对应的事情,或者是拉着孩子的手对他说“看到了吗?这你做错了好几次的作业。这是你打碎的花瓶。”再者我们可以从语气语调上。责备孩子时父母语气尤其要调整好,要做到语气温和,语调平和,音量放低。只有温柔平和的说话方式,孩子才愿意听,才能听进去。
第二、责备的时候多用我,我们。例如:我看到你有点不高兴,是不是这次考试成绩不满意呀?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或者,我看到牛奶撒了一地,我们需要重新拿一杯牛奶,同时我们需要一块抹布,我们一起把桌子收拾干净。这样说出来的话,不带有针对性和攻击性。反而给对方共同承担的感觉,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关爱,从而就不会太自责,也不会留下阴影。
第三、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不能用‘为什么’,应该用‘如何’。为什么这个词是个神奇的放大镜,它能放大赞美,也能放大责备。比如“你为什么迟到?”“你为什么说话这么大声”“你为什么这样啊?”这样都会放大错误。增加孩子的焦虑。因为我们把焦点放在了过去,可是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回到过去,只会给孩子增加焦虑。相反,用‘如何’‘怎么’‘是这样啊’等。比如:以后如何做,怎么做才能不迟到呢?这样的问话我们的焦点都是放在未来。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就会去找方法。
最后,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还要再注意几点,不要在人多的时候说孩子的错误,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不要在睡觉前批评孩子,这样让孩子带着痛苦睡觉。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不但影响孩子的食欲,而且效果会大打折扣。孩子未来可能在吃东西上出现心理问题。不要翻旧账,就事论事,否则失去重点。
不同的孩子需要的引导方式不一样,有的孩子需要肯定,有的孩子需要奖励。你经常批评孩子,还是引导孩子呢?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