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个阶段,妨碍我写作的理由是:时间不够和阅读。
大概是从小儿没书看,所以长大后有了时间和便利,就如饕餮般贪婪,一看到别人说起什么好书自己不知道,立马就想找来读,曾经经历过一段什么都想读但又觉得读不完的恐慌时间。
现在才是懂了,一个人一双眼一个大脑,不可能读完所有书的。曾经想做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那样的梦,也因为光阴和生活而全然摒弃。前人树立了太多的路标,告诉我,挖一口深井才是更理智的选择。经历了年少狂妄,现在乖乖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但是到了现在,有时候也会把阅读放在写作前面,大约以后要改一改。
听了老师的课,细细一想,觉得目前挡在写作前面的,似乎连时间不够也算不上。因为曾经尝试过在晚上代课回来的地铁上写完千字文章,然后发布公号,当真正想写的时候,地铁的呼啸声,拥挤的人群都不成其为借口,只是想写,只是方寸屏幕间,就可以洋洋洒洒,就一个主题写上一篇文章,成文时间约一个小时。
近一段时间因为生活动荡,就没怎么写了,但是晚上回来,只要有半小时的休闲时间,也会随便写点什么。
其实近段时间,会因为生活变化而觉得自己没时间经历写作,听了老师的话,想法有所改变。
今天下午辅导一个刚初中毕业的孩子做阅读,虽然他自己也意识到词汇量不够,但是题目的正确率反而比比他岁数大的高中生大学生还高,我自己分析总结了一下,大约是: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一个人会形成对事物的一些个人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会在其阅读文章时,让他产生先入为主的误读,从而做错题目,但是这个刚初中毕业的孩子,虽然词汇量不够,但因为心无杂念,遵循解题步骤从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所以在理解文意这一步上就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从而解题正确率也高。
心无杂念还给了他另一个优势,就是会完全遵照老师提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不会只根据自己的下意识反应做题,忽略正确的方法论,这样一来,他理解文章的思路很准确,会在心底意识到在文章这样一种线性表达的体裁中,作者一般会先提出一个总的概念,然后在后面铺垫相关细节,所以他在寻找解题线索时心态会比较稳定,不会弄错主次或者因惊慌而跳读关键信息,从而犯错。
想想,作为成年人,在学习的时候,真的应该向孩童学习,才能剥离繁杂的干扰,更快的接触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本质。
这就算是今天的生活所给予我的灵感吧,然后我按照老师说的归纳总结了下,写了出来。
期待和老师以及大家一起继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