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的法国格式塔治疗师所著的作品,文字表达简洁有力,传达出作者身上的真实与力量,同时这本书字里行间不经意在论述格式塔疗法与传统精神分析之间的优劣,让我更进一步清晰了心理治疗发展所走过的这些历程。
格式塔疗法是一种全面、整体的观点,所谓整体,与我们东方的传统思想相一致,即讲求和谐,而非追求治愈和改变,这种疗法高度重视每个人的独特性,并尊重个体保持独特性的权利。
如果说精神分析是宿命论,需要追根溯源的去将伤口一层层的修复处理,那么格式塔疗法则是目标论,着力点在于当下和未来,此时此刻我们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未来我可以去如何选择和承担责任,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也是非常具有格式塔精神: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选择的,尤其是你的安放之处!
相对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格式塔疗法的关键不在于解释或者学习,而是实践
“正常,需要被重新释义,不应限指适应;相反,正常应指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这种实践,能给我们更广泛的体验,并提供更自由的选择。
不同于环境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使我们从童年经历和环境条件反射的桎梏中释放出来,更为自由,同时更具责任心。
引用萨特的话:“重要的不是别人如何对待我,而是我如何看待别人如何对待我”
在格式塔中,个人的症状被认为是表达自己的方式,是个体“选择的语言”。加剧症状可以帮助来访者“听见”症状所隐含的信息:我疼痛的喉咙试图告诉我什么?“
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我所喜爱的系统式家庭治疗,二者都是站在局外人、旁观者的视角,跳出系统去看问题,而不是陷入困境,有所不同的是,格式塔在作为旁观者觉察时,看到的是个体的内在觉知,所谓元认知,而系统式家庭治疗看到的则是系统中僵化和纠缠的关系,所谓双重束缚。
本书中还有一个工具让我非常感兴趣,似乎是作者经由多年的临床实践创造出来的——人格“车轮“图
车轮的骨架是两个十字,分别为+形:“精神病性轴”,X形“神经症性轴”
精神病性轴对应个体与环境、现实社会的分裂,包括精神方面(偏执与精神分裂)和情感方面(双向障碍)
神经症性轴对应个体与环境的扭曲的关系
偏执的一极代表控制,控制想法和规则,另一极精神分裂代表脱离社会,顺从、依赖
抑郁的一极代表被动性,另一极躁狂是兴奋性
强迫症的一极代表控制事物,另一极臆症代表被关注的重要性
受虐性的一极低啊表被需要的重要性,另一极支配性是控制人
恐惧症不包括在图表中:它位于强迫症——臆症轴线上
使用建议:
1) 沿着每个轴——由中心(无病理特征)向四周(显著病例特征),主观评价自己各人格特质的程度
2) 标注突出的特点,以获取自己的具体心理面貌
3) 正常人(健康的)并不是指完全不具备所有病理性特征(那将成为“贫乏的”的人格),而是指每种特质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4) 因此,正常的人一般都同时显示以下轻微的特征(以下的描述非常资源取向,也是临床工作赋能的好方法)
偏执:拥有自我决断的能力,捍卫自己的想法(但不刻板),捍卫自己的原则,审慎和警惕(既不多疑也不太天真),敏感(但不过于敏感),不受压制等(如团体中的激进分子)
强迫:组织性强,且为人小心谨慎;注重时间观和空间观,可靠、勤奋工作等(如木匠或技术人员)
臆症样:性格外向,喜欢轻松的环境氛围,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善于倾听,情感丰富,渴望被重视等(如销售员、演员)
受虐倾向:有奉献精神,忍辱负重等(如社会工作者或所谓“圣人”)
虐待、统治倾向:拥有自我决断的能力,主动积极,有责任感等(如:老板)
抑郁倾向:不是盲目的“乐天派”,是现实主义者(如:存在主义哲学家)
躁狂倾向(精神病学上的意义):极度活跃,总是保持警觉和敏捷(如:企业家,代理人)
精神分裂倾向:善于忍耐寂寞、内向(如:研究员或哲人)
书中展示了佛洛依德和皮尔斯的人格全貌图,二者对比着看特别有意思:
二者的共同点——在+形上都具有偏执倾向和抑郁倾向,同时X形显示都具有支配性(受虐的另一极),喜欢控制人
二者的差异——在+形上,佛洛依德显示出一定的精神分裂倾向,皮尔斯在这一点上属于无病理区,但是皮尔斯倾向于双向情感的两极,而佛洛依德仅有抑郁倾向;在X形上,皮尔斯显示出显著的臆症性,另一极的强迫症则处于无病理区,而佛洛依德则显示出完全相反的一极,也就是显著的强迫症,而臆症性处于无病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