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时候看红楼梦,一门心思想看袭人和宝玉颠鸾倒凤。其实我还是没有看懂,懵懵懂懂的抄了一些诗词在小本上,还花心思背了下来。【好了歌】和【西江月】我是倒背如流。虽然现在生疏了,可那份子世态炎凉刻在我的脑袋里了。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关系,我也没有完全搞明白。总之是一本书被我翻完了。
这次,拿起红楼梦,暗暗为年少的自己喝彩,想当年,我这个傻不拉几的脑袋瓜是怎么阅读红楼梦的。现在,让我拿着书,都觉得好厚重。
为了我的诗和远方,我还是安静得读着,还假眉假眼的拿着一支铅笔,勾勾画画。
刚读了前三回。
我也没有去翻看红学的文章。我读完前三回,很多地方还是不够清楚明白。于是,我就给自己来一个梳理。好好学习。这不算我的文章。
不敢落笔了,汗颜。
引子
那贾宝玉乃是女娲补天时弃用的一块石头,独自己无才不堪,整天自怨自叹,想去凡间富贵场,温柔乡中走一走。这石头偏执一隅,僧人见断不了他的念头,给他咒术符后,这块石头成为一块美玉。
甄士隐(真事隐)老年得子,有一小女儿,叫“英莲”(应怜),三岁时走失了。他老爸甄士隐,落落寡欢,投奔老丈人“封肃”(风俗)。甄士隐暮年贫病交攻,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了。甄士隐听了跛脚道人的好了歌,还专门注解,就是那首“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甄士隐出家了。
甄士隐还算体面的时候,看贾雨村一表人才,知书达礼,资助了贾雨村进京赶考。这贾雨村也就是在甄士隐家被“娇杏”多看了几眼,便认定娇杏对自己有意,把娇杏记在心上。这贾雨村参加会试考中了进士,谋的一官半职后,居然在甄士隐老丈人家碰见了娇杏。贾雨村送了一些银两给封肃,娶了娇杏作二房。
这贾雨村居然又当上了林黛玉的老师,还在一次喝酒时碰见了冷子兴,冷子兴是商人。他把京城里的宁荣2府的境况告诉了贾雨村。贾宝玉在冷子兴的口中出场。贾雨村被林黛玉的老爸林如海一封书信推荐到京都。
林黛玉母亲早逝,父亲无暇顾及,黛玉外祖母执意要见外孙女,于是,贾雨村送林黛玉一并入京都。贾雨村官复原职。林黛玉从西门角门进了荣国府。
林黛玉见了外祖母史太君,史太君想起自己的女儿,搂着黛玉,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黛玉见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闲话家常,黛玉年纪尚小,样貌不俗,身体虚弱,中气不足,她说:“那一年,我三岁时,一癞头和尚说,我出家身体自然会好。可父母不忍心。和尚又说,除非不许见哭声,不见亲友之人。黛玉说,就是一通胡说八道,现在吃着人生养荣丸。”
这时,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王熙凤穿的叮叮当当的出来了。“天下真有这么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像个嘀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又惹得外祖母心头一阵酸。
王熙凤马上给黛玉安排房间,王夫人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
黛玉跟着邢夫人到她府中,贾赫也懒得见这个侄女儿,推辞说,见了想起妹妹来,难过,你自己随意生活,把这里当做自己家就好。
黛玉前去拜访二舅舅贾政,二舅舅家铺陈考究,王夫人道“我有一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老爸林如海教黛玉,饭后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进了荣国府,黛玉依样画葫芦的学起,饭后,漱口,洗手,再喝茶。
黛玉老爸是探花,黛玉打小念了【四书】。
就在这时,传唤“宝玉来了。”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理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接着问:“可也有玉没有?”
黛玉答:“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登时发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经过众人劝解后,各自回房休息。
宝玉贴身丫鬟,袭人到黛玉房间里坐了坐。黛玉因白天的事情惹得宝玉发疯,心里七上八下,袭人安慰他:“将来恐怕比这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
#365极限挑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