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细雨一阵风,一抹秋思一缕梦。秋风中,挟带着一丝春的失意和夏的躁动,夹带着三两滴落寞的露水,诉说着半岁光阴。晚秋寒雨微凝,南方的冷冽总是那么突如其来,又是如此的刺骨惊髓,震颤着过往的记忆,或欣喜,或失落,慢慢的复苏着,在脑海中浮现。
秋,似乎总是带着一抹冷寂和悲怜。
春伤秋愁。悲秋之声,伤秋之意,诗人墨客信手拈来,似乎秋季自古便被人们镌刻上了愁苦与悲寂的印记,枯藤老树昏鸦,道不尽秋画悲凉,古道西风瘦马,说不尽迷途沧桑,在书生笔下,夕阳遇秋便成了残阳,游子逢秋便是断了肠,好似晚秋意更浓,落笔尽是情愁。
春困秋乏。银河星斗在云雾之中黯淡无神,萋萋芳草似乎在春夏用尽了气力,匍匐在地,鱼儿在缓流冷水中随波逐流,萎弱欲睡。雪花微烁,迫不及待地希望北风迎接寒冬,驱赶疲乏身躯中的怠惰懒散,吹散那笼罩在心中的迷空步障
秋,其色宜人,其意醉人。
夏观清莲冬抚梅,春折翠柳秋赏枫,正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的风,仍带着夏天的余温,相对桃柳之风多了些许温柔和煦,相比裹梅之风少了些许冷酷凛冽;秋天的太阳,没有春日的缠绵妩媚,也不至于冬日那样的可有可无,正如夏天山尖的夕阳,红艳温润,用一年之中仅剩的温暖,洒向人间。红枫经霜,像火焰烧遍天际,便是争春百花也自惭形秽;稻穗垂头,一季的耕种,一季的等待,只为追寻丰收的气息。
绵绵流淌的溪水,不紧不慢地流着,如世外之人般轻享闲情雅趣,不问来往,无言归期,陪伴着如春风般的细语温柔,将流经的万千世界倒印其中,见证着小草和蛙儿的成长,带走了纷飞一生的时光,成长的记忆和时光的碎片如细沙慢慢沉淀,诗情横溢的秋,随着水流缓缓的弥漫。
淅淅沥沥的雨点,沉寂了舞动的飞絮,打落了欲坠的黄叶,飘零落地。天涯飘泊客,心似落叶,几度秋凉,俯腰拾起仍有一丝生机的叶子,倾听其不甘与渴望的呢喃,借风为笔,蘸露为墨,轻轻划上心语,轻掷于溪流之中,叶脉朝向故乡,叶尖指向梦想,带着思念,带着秋意,流向游子曾经路过的地方。
春意朦胧,犹如娇嫩少女被诗人用美与新轻轻熏染,秋相萧瑟,却又不尽是萧瑟,游子揣着他乡落叶,遥望家的方向,更加坚定了梦想;老苍拈着枯木残枝,在回忆中怔怔出神,不忍沾染思与愁,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笑了,笑着感受生命的意义;农夫望着那一片金黄,辛酸和苦累早已抛诸脑后,此刻没有秋愁,没有感伤,只有那劳动的魅力和秋收的喜悦。
九月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弥足珍贵的相遇,世间万物,用一季的沉默,迎接来年更精彩的生命绽放,乾雨初落,未艾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