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是一个苦命的人,听长辈说,解放前,二爷背着袋子,拿着棍子,出去要饭吃过!正因为经历了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日子,所以解放后,二爷生活极度节俭,穿衣服从没见穿完好的,尤其是破黄军用鞋,能穿露脚趾,能穿到踩成拖鞋;吃饭时更一点也不会浪费,煮玉米糁的大铁锅,刷锅前,二爷就用炒菜的黑铁铲一点点铲干净,用嘴就着铲子就把这些粘锅饭吃了。等再刷锅时,锅里干净的几乎像已刷了一遍!他的习惯一直带到三爷的儿子娶媳妇,新媳妇来到家里,了解情况后也默认这习惯!照着做!
二爷仔细的过着穷日子,没有结婚成家,但是内心却一直为傲的是弟弟三爷。三爷是我们这个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家唯一一个大学生。而且大学毕业就在山西某单位任工程师。三爷和三奶奶感情不合,三奶奶离家而去,二爷就把三爷的四个孩子养起来。三爷四个孩子两男孩,两女孩,小时候每天放学都必须乖乖地坐在煤油灯下读书,学习!昏暗的屋里,只有四个孩子围着一张小书桌前一片光亮!二爷不识字,但是在孩子的背后默默看着孩子们时,能看出谁认真学习了没有。三爷小儿子淘气,没耐性,写作业时抬起头,东张西望。二爷啥话没有,“啪”一巴掌打过去,接着就是食指戳着三爷小儿子鼻子破口大骂!四个孩子谁也不敢抬头看一眼,赶紧低头认真学习了!后来四个孩子除了三爷小儿子接了三爷的班之外,都纷纷考上了大学!在八十年代,贫困灰色的农村,温饱还难维持的小茅屋里,上学在大部分农民心中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三爷考上大学属于自己努力的。那三爷四个孩子这么有出息,应该归功于二爷严格无私的管教了!归功于一个普通农民对知识重要性的前瞻性的认知!
二爷和我家亲爷爷是堂兄弟,但是我们孩子们都叫他我们的爷。甚至孩子们在别人问我们的爷爷时,都真切地把二爷当作我们亲爷爷!我平时看到二爷时,总是觉得他不苟言笑,板着脸,不敢接近 ,怕哪里做不对,他会批评。但是,偶然一次,我去二爷家,二爷却端出他家那盛馍用的小竹馍筐,里面放了一满筐连环画,放在当门桌子上。和蔼地说:“给,看吧!”连环画呀!这个我超喜欢的小本书。我立刻趴在桌子边,兴奋而又着迷的“啃起来”。那真翻不够,读一本,又一本!半天也不站起来!自此,我一有时间就爱去二爷家,二爷也最懂我这个小孩子的心思,只要我去,那些可爱的连环画,就都端出来让我尽享“美味!”珍贵而快乐的记忆铭刻在我心中!
二爷忙时,像我们各家的长工。如麦收时节,二爷看谁家有活,二话不说,提着工具必到。一顶斗笠帽,光着脊背,晒的黝黑。趿拉个破黄军用胶边鞋,挥舞着木掀,认真仔细,奋力地扬着麦子!像是给自己家干活那么迈劲、踏实!干了这家话,就去另外一家,各家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而且被帮助干活的我们也好像一家人样理所应当的接受!妈妈总是感恩念叨二爷说:“二叔,真是个好人!我们没少接你力!”所以闲时,二爷转到哪家时,我们都像长辈一样,敬茶,端饭!但是,他很少吃!
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干活基本机械化了,二爷也渐渐地老了,干不动了!开始还是我们这几家他照例地转悠,谁家过的顺心不顺心他都关心着,后来耳朵背了,说话听不清楚了,和人说话靠猜。他也不爱转悠了。三爷小儿子从西安回来把他接走,专一孝顺侍奉他!三爷小儿子把这个扇他巴掌的二爷照顾的比亲爹都亲,每天早上准时量血压,吃药。白天定时吃饭,运动。一周测体重,不能超标准!二爷算是老有所养了!
我们的二爷,农村的一普通的农民,但是他却有一个智慧型的生活思维方式:他爱他身边的亲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健康;他严格要求下一代孩子们,忘记不是自己的孩子;他惦念我们每一家日子过得如何,却忘记了自己的幸福!他就是我们的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