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感

曾多次听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忠贞的爱情故事,却没看过具体怎么回事。我前两天翻阅汉代史书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完整的故事。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暂时说成爱情故事吧,其实我觉得他们配不上这么美好的词。

也许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爱情值得称颂,我却很难认同。司马相如他们两人,在历史上,也许称得上才华横溢,一代文豪,可在人品和所谓的爱情上,我觉得司马相如就是一个如今社会所说的渣男,而卓文君是一个被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活成一个笑话的悲情女子。

在那个礼教森严聘为妻、奔为妾的封建社会,卓文君就因为司马相如的一首琴曲,就不顾世俗不顾家族声誉为司马相如夜奔。我也只能说真的佩服卓文君的勇气,为了爱情,不问前程,义无反顾。她也不想想,人品贵重的男子,怎么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背负众多骂名和他私奔?要么这个男子人品不怎么地,要么是没有他表现出来的在意那个女子。卓文君空负才华盛名,居然连这点都看不透,仅仅凭着一首琴曲,就不顾世俗与人私奔,真的自轻自贱。

虽然社会总会有一些这的那的束缚,我们常说存在即合理,也许并不合理,但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不顾世俗礼教打破陈规收获幸福的时候,却是迈向深渊的开始。就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一样,卓文君以为的是爱情,可结果呢?

两人婚后生活得幸福美满也算。卓文君与一文不名的司马相如返回他的家乡,司马相如整天不事生产,连妻子都养活不了。在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卓文君居然提议让她父母兄弟帮衬,司马相如也答应?真的在这一点上,两个人还真的很相配,一样的恬不知耻。

这样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无语。俗话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争出嫁衣。就是对于今天大多数的男子来说,也绝对做不出养不活妻子,反而去妻子的娘家寻求帮助。自己的脸面不要,也得顾着妻子的脸面吧。而且他们还不是三媒六聘正儿八经结婚的,是私奔。就这样,在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也好意思去寻求娘家的帮助?就这样无耻又没担当的男子在当时也不知道是如何被人推崇的?卓文君也是,当初为了司马相如,不顾娘家声誉,与人私奔,现在过不下去了,又回来了,真的应该说卓文君父母兄弟是好人,否则对于败坏家族门风这样的女子,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了,还去接济他们?

最后卓文君之父不得已,分与卓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之后两人高高兴兴返回司马相如的家乡,买田买房,过上富人的生活。

如果有了钱财过的幸福也算,可他们的爱情还是败给了现实。后来汉武帝对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召他到京师,拜其为郎。后又作《上林赋》,盛极一时。一别五六年,司马相如官场得意,哪里还记得与他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糟糠之妻?先是想弃妻,后又想纳妾,虽然后因卓文君的《怨郎诗》、《白头吟》、《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回心转意,成为历史上的爱情佳话。

可在我看来,卓文君是几千年来最大的笑话,最后一生一世一双人又如何?破镜重圆,除非重炉再造,重圆也难掩裂痕。他们是在一起过日子了,直至终老。可曾经的伤害就真的不复存在了吗?冷暖自知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