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陵沿腾冲方向行十二公里,未过龙川江,车行驶于宽阔公路,顿闻淡淡硫黄味扑面而来,仿佛面对一盘刚出锅水煮鸡蛋。
调头往左边森林茂密处行驶,下见一小河,奔腾于崇山峻岭。河中怪石嶙峋,水尤清冽,周围林木环抱,层峦叠翠。
此乃滇西南大名鼎鼎邦腊掌温泉。邦腊掌为傣语:大象喝水之地。传说远古一部落族人追捕一受伤巨兽,至森林深处一烟雾缭绕、热气腾腾峡谷边,但见巨兽纵身而入,刹那间便又一跃而出,四蹄腾飞,风驰电掣而去。
部落人定睛一看,峡谷四周温泉遍布,风光旖旎。众人早已精疲力竭、饥寒交迫,似受上苍指引,亦迫不及待,跳进温泉。顿觉四肢百骸,无不舒畅,且心旷神怡,体力大增。
顿悟此处乃风水宝地,隧折木为屋,彻石为灶,安居此地。后常见成群野象出没林间,嬉戏于温泉,隧命名此地为邦腊掌。
其实,邦腊掌之名另有一说:大滚锅温泉高达百度以上,经年累月,巴拉巴拉,响彻云霄,隧被冠以谐音“邦腊掌”。
自明清以来,邦腊掌“神汤奇水”闻名于世。有史为证:“清明前后,左邻右县,数以万计,扶老携幼,背负肩挑,竹蓬草舍,终日不绝于道。”
车行数十米,左边现一豪华酒店:龙临温泉度假酒店。
酒店背靠青山隐隐,庭前奇花异草数株。正中一水池,池边几头石象同时抬鼻喷水,水流自象鼻中汩汩喷出,实在生动。
酒店大厅富丽华贵,吾携众友于前台示门票,进更衣室,换游泳服,奔酒店二楼,绕木栈道,眼前一亮:半山腰上现一园林式建筑温泉度假胜地!
最初映入眼帘的是一古色古香小木亭,亭内温泉呈鸳鸯火锅状:一池水稍清,另一池正常颜色。亭子间木柱上书:“鱼疗池”。
伸双足于温水,池中小鱼徐徐游来,欢快游戏于脚底板间,争先恐后啃食碎皮屑,弄得脚板痒痒。观鱼儿随着双脚位置游来游去,似与游者相乐。
再行几步,便见一迷你游泳池,自有一动听名字:“森林泳池”。四周绿树掩映,池内水清透澈,温度适中。池畔置数套精致藤篾茶几及躺椅。此处游客多止步,入池中游泳片刻,享受水中运动之愉悦。
吾等欣然入水中,似一条小鱼自由自在,彻底放松自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游来游去。
泳池斜上方一个宽敞透亮的地热蒸床,取名曰“岩盘浴”,又名“温泉石板浴”。采用天然黑金沙石材料为面板,石板下部被滚烫泉水浸泡,泉热透过石板可促进血液循环,对治疗胃疼、腰酸、关节疼痛等有显著疗效。
游人疲惫,躺光滑细腻地砖上,盖一大毛巾于身上,一股暖流自下而上渗入身躯。举目四望,满目青山碧水蓝天白云......
泳池左边即高端森林温泉区,占地数十亩。托天然温泉资源 ,依山势地形,凿几十个泡池。池隐林间,一泉一景,人沐泉中,风光无限。其泉分别依其特点取雅致名:柠檬泉、酒韵泉、花瓣泉、酩香泉……还有各具特色的SPA水疗、戏水池、功能房......不一而足。
邦腊温泉被誉为神汤奇水,名符其实。从古至今,经数日温泉洗浴,担架抬入,健步走出者有之;妇女长年不孕,浴后添丁者有之。人若身心不适,泡后多神清气爽,病症全无。有书记载“能补医家之诸多不足也”。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作家魏巍到此一游,挥笔题词曰“热海之源,温泉之乡;天赐奇水,惠及八方”。
众多泉眼中,有颜色一日三变的仙人泉,泉水从昼至夜,由清澈变乳白,再变黑褐,极具规律,常年循环往复不绝。
有世间罕见阴阳泉,两泉相邻仅三十厘米,温差却达10一90摄氏度,一泉高温,手不可触,一泉低温,温和任君摆弄。
有“特色原味泉”,三泉毗邻,泉水分别含氡氟、硫磺、碳酸三色水质。
有鲜奶泉,水呈乳白色,浴后润肤凝脂,美容养颜,备受女性青睐。
还有溶洞泉:溶洞两米见方,水温宜人,洞穴中泡浴,风雨无阻,妙趣横生。
另有珍珠泉、蛙鼓泉、石缸泉、间歇泉等众多不知其名温泉,千姿百态,特色各异。
林间设高温汗蒸、湿蒸房数间。蒸房内置无烟木炭炉,若觉温度不够,取小竹筒舀冷水数瓢,撒火热木炭上方,只听滋滋作响,温度旋即上升。两堂泡池紧挨蒸房,温度各异,任人选择。
置身蒸房,大汗淋漓,辗转泡池,舒缓片刻,重返蒸房,挥汗如雨,如此数泡数蒸,通体舒畅。泡蒸后对心脑血管、关节炎、风湿、高血压等有神奇疗效。
泳后进行石板浴,再游览各泉风光,曲径通幽处,处处是风景,每到一处泉眼,忍不住一泡再泡,或泡或蒸,妙不可言。
果不其然,邦腊温泉,疗疾奇汤,到此一浴,人人安康!
真乃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