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这种网络形式,给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了一个社区,交流从共同的兴趣点出发,在发帖和回复中拉进关系。神奇的是,讨论的内容往往会延伸到更加宽泛的话题。人们往往不会实名,这并不是对发言和讨论的一种不负责任;更多地,这种非实名化,给了每个人一个褪去现实生活中标签的机会,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为每个人的id,去重新塑造一个生动的形象。实际的生活中,交流受各种各样的因素所限于一个狭小的环境,这一点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进而让实际生活中的形象塑造变得不由己,也有着某些不可逆性。但在非实名论坛上,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新的机会,人们以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示人,相互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一个替代品。
我们这一拨人(所谓“一拨”,是一个很狭窄的时间定义,可能是90-93出生的这一代吧),尤其是我自己而言,回想起来,感觉经历了几个论坛的巅峰,而当自己渡过那一段日子之后,相应的论坛也随之沉寂甚至消亡。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解析起来,就像解析历史一样,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某一条线的事实,很难对发生或者没发生的事情进行归因,归因到一些具体的或者随机的原因上去。抛开原因,个人所经历的感受,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个虚拟社区塑造了一个个的人格之后,这些社区,那些言论,反过来也塑造着我们自己。
(一)奥数之家
这是一个已经不再存在的论坛。09年,也就是我自己高三的那年,高中联赛结束那天,(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论坛的发帖量破记录的达到了10万。我记得论坛最下面有一个单日发帖量的峰值记录,那个数字好像从那天再也没变过。我一直觉得00-10年这十年是中国奥数的巅峰,后来由于政策的原因,再也难复当年的盛世。这个体制,诚然让无论是老师和学生中的少量人,在其中有着不正当的得力。但是其成功性,身在其中的人自然会有体会,我愿断言,这种体会不是一种从既得利益者的视角的言论。而从局外者看来,两种层面的决定,孰优孰劣,可能要过几十年的对比才能完全看清,到那个时候,一个错误的决定的发起者,定会在一本(不一定存在的)公正的历史书中得到批评。而这些年失去的光阴和这一代人,可能也就泯然众人了。
在奥数之家的这个论坛,我能记得的是,有那么一群很厉害的人,在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出发去发展竞赛题。比如有一个学长当时写了一本不等式的书。要知道,这种发展,是没有大量文献做支持的,相比于现在的科研,这个意义上说是更具挑战性的。和科研相似的地方在于,这样一个论坛的存在,有力地支持了大家的交流。那些著名id,我还能记起一些,他们中有不少也都成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在高中时候看到这些人,他们的天赋与思考,于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收获便是种下了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于学术本身,也敬畏于这些学者。
同时期还有另一个叫ChinaRen的论坛,初中的班级在上面建立了一个同学录;联系的方式随着时代在改变,ChinaRen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用的第一个同学录,在心中自然或多或少会有那么个位置。
(二)未来北大人
这是一个高三无论是想报考北大的同学,还有家长,无论是保送生还是高考生都会逛的论坛。我想很多10年左右入学的P大同学也都是在那里向师兄师姐得到的第一手信息。还记得有个叫苏老师的id吧,还记得有个热情的师兄还是师姐用了西安鼓楼夜景的头像吧。遗憾的是,这个论坛也不在了。我还能记得一句话,对我选报志愿和后来的很多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你走进这样一所学校的时候,养家糊口不应该是你的人生目标”
然后,就选择了后来的专业了吧。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在微信的自媒体上面,还能不能听到触动人心的学前教诲。当然,就像这些论坛对我们这一拨或者一群人的影响一样,他们也该有他们独特的方式和渠道,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三)寄托论坛,一亩三分地
时间又拨两年,考GRE和托福,是寄托论坛;申请,便是一亩三分地。这两个论坛来说,我们是匆匆过客,别说几年之后,可能当时的几个月之后,id密码什么的便不记得了。申请出国这件事,对于很多在国内读本科的同学来说,最大的挑战性在于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性;这些一方面带来做决定时候的犹豫,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心理上的压力。这两个论坛,对症下药地,一方面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为共同经历困难的人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即使不能缓解压力,也总能缓解面对困难时候得孤单感。经历过那段时间之后,发现未来的生活中,如果自己寻求上进,总会找到比当年更大的挑战,生活在这些挑战的裹挟之下起起伏伏,同样遗憾的是,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寄托希望”的论坛。这个时候,我们早已走入生活的秘境,景色波澜壮阔,但身边恐怕再也没有当年的同路人了。反过来看那两个论坛,就像小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后轮上多装的两个轮子,在一开始的时候辅助我们,防止我们摔倒;但是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之后,学会不摔倒或者学习从摔倒爬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自行车上便没有那两个轮子,我们也不需要他们了。
(四)未名bbs
未名bbs是一个P大校内的bbs,基本以在校生和校友为主。bbs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动因。当年的保卫静园,到今年的chinese系教授事件,yx事件,最早都是在bbs上爆出来引发着大家的讨论。对于相当一部分P大学子来说,这是一个家一样的存在。即使它不在活跃,发帖的人越来越少,当一个id某一天开始不再上这个论坛的时候,bbs也像自己曾经住过的老房子一样,承载着段段的回忆。数院第一届女生节的口号,“几何拓扑江山如画,却不及你笑靥如花”,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校园十大,常微课考原题的抱怨贴,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后台可以透过id去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写至此已深夜,之后再叙吧。
(五)关于知乎,关于虎扑
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在一个虚拟社区去交流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之中,为一个独立于实际生活中自己的id,塑造一个生动的形象以示人。但当塑造形象和id优先于基于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交流的时候,论坛的部分功能变成了塑造形象这些事情的舞台,进而出现了所谓的网红。和之前的那些小众的论坛相比,这些论坛更加大众,用户量是百倍千倍的级别,人们在其中的情绪,或许更偏汹涌而非细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