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人在降临世界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都是我的。”当人离开的时候手是张开的,仿佛在诉说:“看哪,我什么都没有带走。”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取舍,有取就有舍,有舍才能有得。舍得,舍得,“舍”在前而“得”在后,“得”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
当我们看到农民伯伯在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时,不禁会问:“它们长得好好的,这样剪了岂不可惜?不剪掉这些树枝,难道果树会长得不好?”
事实上正是如此,只有剪掉这些树枝果树才能长的更好。果树的枝能撑其它的灵魂,同时也会不断地消耗它生命的养料。这时,取舍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蚌舍弃了安逸,才孕育出了光彩夺目的珍珠;种子放弃了花朵,才创造了明媚灿烂的春天;千古豪杰舍家为国,才能青史留名;无数仁人志士舍身取义,才有巍巍中华。取与舍在自然历史的荡涤中,展现并昭示了生命的高度。
取,就是那一杯清澈的水,只那一杯,纵使九天的银河也不再希冀。舍,就是一抖那背上的重负,只是一抖,就能使我得以仰望蓝天的浩瀚。在这一取一舍之间,生命便经历了无限的升华。
取舍,对与人生来说至关重要的,鲁迅弃医学文,改变了他的一生,留给了我们无数精神食粮。如果当初他不做这样的取舍,他可能只是位医人治病的医生,成不了一代文豪。
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去坚持,什么应该去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