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花落花开 (又名: 塞拉菲娜)
导演: 马丁·波渥斯
编剧: Marc Abdelnour / 马丁·波渥斯
主演: 友兰达·梦露 / 乌尔里希·图库尔 /
类型: 剧情 / 传记 / 战争
壹
1930年,清晨,法国桑利斯小镇。
一个身着白色的婚纱的女人在路上走着,光脚没穿鞋。
她每只手上提着两个大包裹,里面是光泽明亮的银器。
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她从包裹里掏出一件银器放在门前,敲敲门就往下一户人家走去。
镇上的人都认识她。
她叫萨贺芬,一个痴迷于画画的孤独女人。
她靠卖画挣了些钱,现在她疯了。
再后来,她的名字作为朴素派画家代表人物之一,在全世界传播。
1914年,萨贺芬还没有疯。
她的生活里,有两件事十分重要:做工,画画。
白天,她帮人打扫卫生,清洗床单,在肉店打杂。
到了晚上,她一边唱着歌,一边沉迷画画,经常画着画着就睡着了。
虽然每天都在工作,但微薄的收入仅够温饱。
房租欠了几个月,只有一双不合脚的皮鞋,即使这样,萨贺芬却把钱都花在了买颜料、画板、画笔上。
但钱仍然不够画画的开销,怎么办?
萨贺芬有自己的办法,她从打杂的肉店偷拿了些动物的血,在教堂祷告完顺走些蜡烛油,到野外采些植物的汁液。
有人问她,你为什么要画画,她说:是我的守护天使是我作画。
一天,在她做钟点工的那家人,来了个新租客。
这个叫威廉伍德的租客彬彬有礼,和萨贺芬的相处也算融洽。
一天,威廉在房东太太家和一群乡绅吃饭。
百无聊赖的他看到了墙角的一副,画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他,他问房东太太:这是谁画的?
房东太太告诉他,这是帮你打扫的女仆萨贺芬画的。
从此,萨贺芬的人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原来,伍德是一名发掘绘画艺术家的商人。
他看到萨贺芬的画作后,觉得萨贺芬非常有艺术天分,他鼓励萨贺继续画,将来有一天你会成为大师的。
威廉告诉萨贺芬:我会赞助你,只要你好好画,将来把画卖到巴黎去。
萨贺芬以为自己的春天要来了,没想到一战爆发了。
威廉是德国人,他不得不离开法国。
这一走,就是十年。
这十年,是萨贺芬画技突飞猛进的十年,也是人生中最艰辛的十年。
威廉临走前留下的钱很快就被花光。
萨贺芬经常整夜整夜的画画。
白天干繁重的体力活,微薄的薪水根本不够开资,常常饥一顿饱一顿。
镇上的人们可怜她,时不时接济些剩余食物。
朋友给她送了一碗汤,她舍不得当天喝掉,要把汤留在第二天喝。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熬着。
一天,威廉在报纸上看到桑利斯举办画展的消息,他想起了萨贺芬。
他像萨贺芬还活着吗?如果活着,她还在画画吗?
威廉决定去找镇上找萨贺芬。
当威廉敲开萨贺芬的门,他看到萨贺芬脸非常平静,只问了句:先生您回来了!
这一次,威廉帮萨贺芬的画买来了许多钱。
萨贺芬也终于苦尽甘来,终于可以安心作画,不再为吃喝住发愁了。
但好日子并没有过太久。
萨贺芬花钱没节制,卖画的钱总是很快就花完。
萨贺芬以为,钱花光了,再买几幅画就好了。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二战前,经济危机席卷欧洲。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萨贺芬的画无人问津。
威廉还告诉她,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你的画展是不可能举行了,得再等些时间。
一下子,萨贺芬从空中再次跌落谷底。
她不怕过苦日子,她过了一辈子苦日子,没钱的日子算不了什么。
萨贺芬期盼威廉早日为她举办画展,可是画展的日子一拖再拖。
萨贺芬不停地催促威廉,等来的只有延期、延期、再延期的消息。
终于,她的精神也一天天变得糟糕。
她说:我已经通知天使们来看我的画了。
萨贺芬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不再画画了,也不唱歌了。
一天清晨,萨贺芬彻底疯了,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又一个天才艺术家发疯了。
萨贺芬死于1942年,她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余生。
贰
萨贺芬一生孤独、困苦,几乎一辈子生活在贫困中。
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旋即陷入低估,不久就发了疯。
虽然死后名垂青史,萨贺芬一生凄惨。
电影没有交代她的父母,也许早早地离她而去。
她也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爱人。
她长得不漂亮,身材有些臃肿。
她曾经有过初恋情人,可最终还是将她抛弃。
她读过几年书,可以读懂信件,但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靠做体力活为生。
她性格并不讨喜,不会阿谀奉承;她很少对人笑,即使别人帮助了她,她也不会说谢谢。
上天没有给她良好的家世,没有给她漂亮容貌,没有给她迷人的身材,没有给她圆滑的性格,只给她一颗热爱画画的心。
萨贺芬告诉威廉伍德:当悲伤的时候,我会到野外去,会摸摸树,跟鸟、花、虫子说说话。
萨贺芬从大自然回来,她就用画笔把这些快乐记录下来。
她的画是大自然的精灵栖息的地方,也是她的血和肉,还有她的灵魂。
王尔德说: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即使没啥文化的的清洁工,依然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萨贺芬用画画的方式,对抗困苦的生活和不公的命运。
被人施舍她剩余食物时,她没有报以微笑。
当她站着撒尿,仰望天空时她笑了;当她爬上大树,坐在树枝上,微风吹拂她的脸庞时,她笑了;当四下无人,赤身裸体在河水中沐浴,感受河水流淌过她的肌肤时,她笑了。
有时快乐如此简单,它无处不在,你只需用心灵感受它,它就出现在你身边。
萨贺芬让我想起来诗人余秀华。
在余秀华身上有很多标签。
例如:“脑瘫诗人”,“农村妇女”,“草根诗人”。
她生下来因缺氧而脑瘫,造成行动不便。
19岁嫁人,丈夫对她毫无感情。
38岁正式发表作品。
39岁成名。
这一路走来,有多艰难,只有余秀华自己知道。
我知道,她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除了坚强努力外,最重要的是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她在作品《风从田野上吹过》写到:我请求成为天空的孩子,即使它收回我内心的翅膀。
单凭这一句,就看出了余秀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倔强的反抗精神,更有对自己的那股狠劲。
“收回翅膀”是会摔死的,但我还是要“成为天空的孩子”。
电影里萨贺芬也是如此。
只是,萨贺芬只知对自己狠,不知该如何善待自己。
她不下内心的执念,渐渐陷入疯狂,结局让人唏嘘。
某种程度上说,萨贺芬是被时代玩弄的可怜人。
二十世纪初,一大批绘画大师涌现,毕加索,莫奈等等。喜爱绘画在欧洲成为一种潮流。
萨贺芬绘画天赋被绘画商人威廉伍德发掘。
她从一个清洁工摇身一变成知名画家。
就在威廉即将为萨贺芬开画展的时候,时代又和她开了个玩笑。
经济危机席卷欧洲,许多富人没钱了,他们不再买萨贺芬的画。
钱没了,画展也无限期停办了。
萨贺芬终于绝望地发疯了,她从时代的宠儿变成弃儿。
如果是萨贺芬生活现代,把自制颜料的过程拍成短视频,没准能成为一个网红呢!
但,或许成不了一个艺术家了。
是时代造就了人,还是人创造了时代?
电影《霸王别姬》里有句台词:“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萨贺芬跟威廉伍德絮絮叨叨:我已经准备好了,我通知天上了。
我们都知道,世间并没有所谓神灵。
神灵只存在人心里,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
萨贺芬的守护天使,是她内心的某种信念。
把人生比作一场旅途,当你历尽艰辛爬过高山,没想到前面还有汪洋大海。
你是不顾一切走向大海,即使葬身海底也在所不惜?还是停下脚步,吹吹海风,听一听海浪的声音?
电影《霸王别姬》有台词:“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电影里还说:“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前一句说的是生活的艰难,后一句说的是善待自己。
程蝶衣说:“说好了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一辈子”。
所以,即便是熬过了那段黑暗的岁月,程蝶衣还是没有放过自己。
萨贺芬和程蝶衣都不愿放下执念,一个疯了,一个死了。
如普通人的我们,既成不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也不是电影里的主角,所以蓝叔想说:
人生苦短,既要有敢于和生活死磕的勇气,也要有放下执念,善待自己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