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汝非子,安知子不知鱼之乐。
子非汝,安知汝不知子知否鱼之乐。
子非汝
八年前团建之初。
五六个爱好读书满怀梦想的人,一拍既合,组成读书会。每周分享一本书。
中心思想建立了,然后就是选址的问题。联系了一家幽静的咖啡厅,开始第一次分享。
那次分享的什么书已经忘记了,席间台上六个人做了一个小游戏,用一张纸画了一只猴子(当然是简易画),然后只给一个人看,再让看了这副画的人用语言偷偷描述给第二个人,规则是不能提猴子两个字。再由第二个人用语言描述给第三个人,如此传到第六个人的时候,由第六个人说出答案。当第六个人说出答案时,大家哄堂大笑。猴子已经成了妖怪。
连续做了三次,画了三个不同的动物,每次答案揭晓,也总是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冥冥之中,这次游戏也预言了社团的命运。
随着社团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了进来。其中不乏爱书读书之人,但渐渐地也吸引了不少做各种其他团队的,建立家庭梦想的,拓展业务的,寻找存在感的。团建之外你议论我,我议论他,风起云涌,最终潮起潮落。最后一场团建由一场以误传误的辟谣会结束。
这段历时八年的团建告诉我们,不忘初衷是多么重要。有人群在,就有红黄蓝绿青紫各色人等,随着各色人等进入,不断要存异求同统一目标,才能最终绘出美丽画卷,否则就成了大染缸一窝。
社会如同海洋。单个的个体如同一滴水。水离开了海洋将很快干涸。但每一滴水的纯度,也直接决定了海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