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滇,说走就走

没有计划,没有原因,突然想出门走走,开启一场与大理的邂逅。

一、基本情况

不得不说这次的安排很省事,有赖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我旅行能力的提高。我用一个晚上完成了旅行决定和选址、预定机票,用另一个时间预定酒店和租车,这基本就是旅行前的所有预定准备了。没有像以前一样复杂的攻略和反复的比较纠结。这让我感觉到很多情况的复杂艰难往往在于你自己对问题的认知和能力所限,本身始终是决定应对外在环境情况的根本因素。

所有预定通过一部手机完成。机票在国航APP上用历程兑换+购买。住宿选择民宿+酒店方式,民宿用“爱彼迎”,酒店用“马蜂窝旅游”。租车通过“携程网”预定。完成上述安排后,准备工作基本告一段落。日程我打算旅行开始后再查询、当地打听、随机应变的方式完成。

二、“第一次”体验和感受

第一次全程自驾游,租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自动挡汽油车,在大量山地、土路上行驶。需要在以往驾驶经验的基础上,迅速熟悉汽油车辆性能、操作和加油等,并应对不熟悉地形、路段突发的各种情况。

第一次住民宿,旅行途中挂超市、买菜、做饭,既有在民宿厨房中的操作经验;又有在酒店房间里煮小火锅的体验。

第一次旅行前没有详细做旅行攻略,大量留白。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去传说中的景点,更在于旅途中感受的每个瞬间、每一次心情的起落、对生命和生活的点滴感悟。踏上旅途,只要有个大致目的,不必规划好所有细节,留出空白、留出可能性,生命自会有安排,只要你善待自己,不辜负好时光。

第一次自费去希尔顿酒店喝下午茶。好的景观,好的体验在哪里?对于大众已经探索过的地方,价格就是风向标。比如,好的观景平台佮方便快捷找到?很简单,找当地五星级酒店。当然,对于人迹罕至的地方,“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收获和感悟

1、驾驶技术的提升,自信心爆棚。给我一辆车,我就能环游世界,哈哈哈。

2、锻炼了我独自远行的勇气。从前的旅行大多数是工作出差,有同事相伴,有当地工作人员陪同,不需要自己与当地人和场景进行接触,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因此,长久以来,我对非出差类的旅行也是心有忐忑的。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办法。我们往往恐惧和不安的是对于茫茫的未知,而当我们把未知变为已知,把茫茫变为一个一个的细节和步骤,就能胸中有数,气定神闲了。而且,往往每一件所谓不确定和风险,往往在那个当下就有解决的办法。要记住,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搞定人,就能搞定事。所以不必要过多去预测风险,反而容易成为负担。出发,就要轻装前行。

3、人生就像旅行,有的像跟团游,有的像自助游。跟团游有集体的归属感、安全感、有对前途的方向性、确定性,同伴们的陪伴。行程、时间一切都按剧本进行,不能有意外,更要杜绝变化。这样的旅行缺少探索未知的乐趣,缺少可能性。自助游,你需要承担更多的风向和不确定性,需要自己寻找方向、规划路径和方法、承担后果。这种方式下你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前提是你必须内心强大,且能力足够。你可能走出一番不一样的旅程。

4、人情世故的通达。成年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理解、行动,要达到目的最好的方式是将个人的意愿和利益点与对方进行对接、协调,寻找共同点,同时如能建立起情感就更好。只有大家调到同一个频道上,对方愿意来理解你,事情就好办了。

5、“上帝视角”看待亲人关系。对建立一种关系前的人选要精挑细选,对于已经建立关系的人应该学会包容——let it be.每个人都自带剧本,我们不要期待他们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而是善待、尊重和理解,如果更好,可以通过他们进入另一种人生体验,这适用于父母、子女、朋友等等。创造一个融洽的氛围,大家和谐相处就好,不必事事较真,对对方有期待。如果对方做得好,那是加分项;做的不好,也是正常,我有自己承担的能力。

6、旅行不在于风景,而在于与你一同看风景的人,你内心的感受,两者共同决定了你旅途的感受。

7、故事对于打造“吸引力”的重要性。风景再好不能让人向往或留恋,那里是否有自己的过往,或者是映射,或者理想国。因此,对于一个地方,首先要有其独特的叙事基础(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地域中心等),有贴近某个人群或时代的故事(集体记忆)才能有吸引力。

8、内心的修炼并非一定在在远方,若不放下执念,找到修心法门,走到哪里都是炼狱。心的修炼可能就是每天的生活、工作,不断的提炼、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019年3月1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