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点开!这是傅小沛百日共读001,欢迎跟我一起读《呼吸》。
01|简介
《呼吸》这本科幻小说是新锐科幻小说家特德·姜的最新作品,这位作者也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家,本书是他的科幻合集。我非常喜欢特德·姜的作品是因为他在作品里会实实在在讨论科幻问题。比如,他对“熵增”的看法;他对人工智能与人关系的思考……简直就是宝藏科幻作者!今天共读 的是本书同名章节《呼吸》。
02|故事梗概和问题思考
故事发生在一个朋克星球。这个星球“人类”是靠呼吸维持生命的机器人。在这个星球上,所有人都要用“地球之肺”给自己的身体每天换一个充满气的肺。
故事的起因是人们发现永远准时的时钟变快了。主人公觉得是十分蹊跷,作为一名入行已久的解剖学学者,他想通过对自身的解剖和研究了解他们如何进行记忆。解剖的结果令他意外:平时呼吸的空气不仅是他们思维引擎的动力,而且他们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气流的模式。他们的记忆并不是由齿轮或者金箔镌刻在大脑里,而是持续不断的氩气流。因此,人类大脑中气流的快慢决定人们对外界时间流动的感知。所以是气流流速变慢才导致人类集体感觉时间变慢。
问题来了,什么因素可能导致流经每个人大脑里的气流的气流变慢呢?既然他们机器人体内气压是保持不变的且空气总量不变,那么就是大家共同呼吸的“地球之肺”外气压升高导致体内气压相对下降,由此导致人体内气流流速降低。作者发现,人们每天在肺中充满气,进行人类活动正在不断把气体排放到周围空气中。长此以往导致内外逐渐趋同。人类的活动,哪怕小小一次思考都在加速“熵增”,加速世界末日的到来。
作者在文章快结束时写道:“宇宙的开端仿佛是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了呼吸。没人知道为什么,然而不管原因如何,我很高兴宇宙以这样的形式诞生,因为我的存在要归因于此。我所有的欲望和沉思,都是这个宇宙缓缓呼出的气流。在这漫长的呼吸结束之前,我的思维将一直存在。”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宇宙之初的爆炸就像呼吸的开始。每一口呼吸,每一次宇宙中的人类的活动、每一颗恒星的爆炸都是“熵增”的过程,达到最终宇宙的热寂。而其中人类的活动,特德·姜用我们能理解的方式“呼吸”来描述。人类逃不过宇宙的规律,我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哪怕是为了实现热寂,好歹也存在过。
作者在文末提了一个让人绝望的问题:“为了延长思维能力而保持沉默,或者在交谈中走向最后的终结,哪个选择更好一些呢?我不知道。”同时又给了一个他尚未思考清楚的暗示:“尽管我们的宇宙是封闭的,不过在无穷大的固体铬中,它也许不是唯一的气室。我推测别处可能还有一个,不同于我们的另外一个,甚至体积更大呢。这个假想的宇宙可能有跟我们一样或者更高的气压,然而,假如它的气压比我们的更低甚至是绝对的真空呢?”想要真正回答后一个问题,科技还需要进步,人类也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
03|我的得到
我认为,特德·姜描写的这个星球其实就是地球。其中要素总能在人类身上一一对应。比如,“地球之肺”对应我们的气候和空气;呼吸不仅对应人类呼吸也对应着人类活动……这样忽略大量有关“社会现实”的描写更加冷静和客观。不引入人的太多情感变量问题清晰太多。
读了特德不少小说,发现一个共同点:他的小说总是明确地知道现状或者将来的情况,然后平静的接受所有好与坏,哪怕结局是世界末日。在他另一部科幻小说《降临》中,知晓过去和未来的外星人并没有因为知道未来而妄图改变,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妄图改变本身也在未来中。特德认为,一切都在诞生之初有了轨迹,想要改变只不过是挣扎着看着一切发生。
04|结语
喜欢特德不仅是因为他的小书中有许多奇思妙想,还因为他的每部小说都实在具体的讨论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关于宇宙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那么平等。所有人类文明的兴衰,王侯将相的荣辱,普通人的悲欢,人类的苦难……都发生在这么一个蓝色小破球上。众生平等,所以好好加油 :)
———不会搞的分割线———
写科幻小说好难啊_(:з」∠)_,因为太硬核有时不知道咋写,还怕自己的内容出错。
目前还是正在探索世界和未知的小孩,如有犯错欢迎在后台或评论区友好的指出。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明日预告:
《呼吸》——《商人和炼金术之门》
(呼,终于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