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民主体系,共筑治理新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要求我们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完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又要通过制度创新,拓宽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提升人民参与治理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有章可循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确保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拓宽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体。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来。

三、提升治理能力,确保制度体系有效运行

制度建设是基础,治理能力是关键。要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必须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同时,还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四、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完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体系,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五、推动创新发展,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发展,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等新型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总之,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