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
当年素面朝天,要多纯洁就有多纯洁”
—— 许嵩《素颜》
走在大街上,乍一看,哇,好多漂亮的小姐姐哟,仔细一看,emmm.....整过的,韩式半永久的。
逛逛朋友圈,乍一看,哇,这是谁,我认识这位小仙女吗?看了备注名,哦,原来是她。
现在朋友圈晒的生活照,很少有不磨皮,不瘦脸,不加滤镜的。妆前妆后,线上线下,判若四人。
抖友们是否还记得那个停车场里靠一首《GUCCI GUCCI PRADA PRADA》爆火的温婉。 视频里的她有大大的眼睛,巴掌大的瓜子脸,直挺挺的小鼻子,完美契合了无数宅男心中女神的形象。
后来她开了视频直播,网友感叹道:要是不看id,还真认不出在直播的这是温婉。随即点了右上角的退出直播间。
现实也真是残酷,为什么就不能给宅男们留存最后一丝丝对女神的美好幻想呢。
换个角度,我们出去跟小伙伴拍照时,是否也会先问一句,开美颜了吗? 不开美颜别给我拍照哟。
莫名躺枪。
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依赖美颜相机,而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美颜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但是过于沉迷,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缺乏自信,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的概念。
“真实自体”能够自发地表达和呈现自己的真实状态,保持内外一致。
“虚假自体”则是对真实的自己有所掩饰,更像是戴着一副人格面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
那个自己有着怎样的容貌,出生,学历,工作,这些幻想会成为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但同时,也会对”现在的我“产生某种程度的“自我嫌弃”。
举个栗子🌰,习惯了美颜相机的你,哪天无意间打开了苹果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估计会被自己吓一大跳,根本没有按下快门的勇气。你接受不了真实的自己。
没有自己的审美,所有喜好建立在别人的评判上
香奈儿的创始人,香奈儿女士,曾经为优雅下过一个定义,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自如,这种自如,和一个人的外貌服饰都没有关系,一个人可以拿着爱马仕也很局促,同样,一个人也可以寒衣素食也很自如。
当一个人内在不自如的时候,她就不能形成并坚持自己的偏爱,就容易被外界的喜好左右。
举个栗子🌰,现在的网红脸,清一色的大眼睛,锥子脸,樱桃嘟嘟唇,高耸入云的山根。这被视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其实,未必好看。
平时多看些时尚杂志,形成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找对方向,你会发现,单眼皮,婴儿肥也可以有独特的魅力。
我逃避主义,不愿做出努力改变现状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外形上的不足之处,也知道该多运动,不熬夜,少吃生冷油腻食物。
然而现实却是,
整天葛优瘫,刷微博到凌晨,大口吃冰淇淋,顿顿炸鸡啤酒。
最后,一键美颜,发朋友圈,轻松搞定,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很多人照片和本人严重不符的原因。越是不愿意改变自己,越是依赖这些手段。
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很多人连自己的真实长相,都会感到陌生。
相比自怨自艾,各种逃避,拍张照片都看不出是自己,更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一点一点改变自己,怀着一颗接纳和进步的心,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
我们所逃避的,总有一天会不期而遇。与其逃避自己,不如直面内心。
我很丑,但我很真,所以我是真丑